记得在2007年底时,我们对2008年充满了希望和激情:期盼已久的百年奥运会、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时刻、中国3G全面发展的开始……
但是,走进2008年,美好的愿望和憧憬却被雪灾、地震、金融危机等遮掩,希望和激情没能延续,恐惧、悲观和失望却在悄悄来临。
用这样一个话题来迎接我们的2009年,是因为我感到我们正缺失自信,缺乏信心,而这似乎比金融危机更危险,比地震的威力更强大,没有信心就等于没有了一切。因此,开局之年话信心,我认为无论是整个国家还是行业,都需要重拾信心,树立发展的信心,信心代表着态度,信心代表着2009年的走势,信心决定着我们的未来。
某经济学家曾总结了四点对2009年的中国的信心:“一、我认为中国政府是个负责任的政府,外部世界越乱,中国政府越想把内部的事做好。二、做好自己的事的动力没有问题,那么有没有这个能力呢?中国有这个能力。我们看中国的GDP,广东和浙江在下降,中部地区下降不明显,而西部地区还远远高于平均值。我们的确看到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出口遇到了问题,但中部还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西部的工业化、现代化才刚刚开始。三、中国的税收政策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四、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想,这四点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信息通信产业,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机会。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整个产业存在着一股不小的悲观情绪,已经影响到行业的发展。比如,最近有关部分企业纷纷削减TD-SCDMA研发投入的话题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普遍的观点是对2009年的TD-SCDMA发展不看好。再比如,2008年几次设备招标,尤其是3G招标,都引发了较大的价格战问题,人们普遍担心2009年,尤其是WCDMA的招投标问题可能引发新的产业变局。最近,很多专家在讨论政府最近一段时期出台的经济政策时,认为国家对信息通信技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对国家下一个阶段发展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在国际上,类似的话题也层出不穷。
不可否认,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各领域都受到了或大或小的影响,但对于信息通信产业而言,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大。我们之所以如此恐惧,一方面也许是看到其他产业受到严重影响而造成了自己心理上的恐慌;另一方面在于我国整体经济处于转型时期,电信领域应该如何转型的思路并不明确,造成发展前景不明等假象。
在过去20年里,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信息通信技术对整个国际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动力。我们始终相信,这一动力将是持续、持久和不可替代的。正因为有这样的判断和发展趋势,我们才始终坚持信息通信产业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更是可以产生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产业。
而对于2009年信息通信产业的市场机会而言,人们普遍持乐观态度,那就是机会大于挑战。
这种机会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是信息通信产业自身挖潜,包括3G在内的新技术、新业务的积极部署和拓展,仍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规模效应;二是积极转型,尤其是电信领域积极跳出原有的电信服务概念,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变,全面融入社会信息化建设工作,以保持可持续增长。
为了迎接挑战,发掘机会,我个人认为,重拾信心、建立信心是当务之急,也希望在开局之年,全行业的人士都有一个好的心态,迎接2009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