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兴通讯、英才投资、努比亚以及苏宁就增资签署了投资协议,苏宁以19.3亿元现金对努比亚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成为努比亚的第二大股东。此次努比亚与苏宁的战略合作,在产品方面可以为苏宁提供更多产品序列,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对于努比亚而言,也可对自身产品竞争力进行整合提升,加速自身全渠道战略的步伐。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大洗牌的序幕正悄然拉开。
努比亚牵手苏宁布局线下
2015年的最后一天,手机圈又迎来一个大事记。中兴通讯发布公告称,苏宁润东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19.3亿元投资了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占股比例达33.33%。经过本次投资,努比亚估值超10亿美元。
实际上,手机品牌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早已不是新鲜事。早在2014年,奇虎360就投资4.09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3亿元),与酷派成立合资公司,并在其中占45%的股份,共同打造酷派互联网品牌大神。而后乐视也出资21.8亿元入股酷派,成为酷派第2大股东。不只是酷派,魅族科技也于2015年2月宣布了接受阿里巴巴5.9亿美元,以及海通开元基金6千万美元的战略投资。
在如今这个大环境下,手机厂商要想大展拳脚,还需抱团协作。一方面,与苏宁此次深化合作,无疑会成为努比亚全渠道布局的加速器。苏宁在全国拥有1600多家线下实体门店、苏宁易购网上商城的线上渠道以及庞大的物流体系,努比亚可借助这些优势营销资源,快速提升销量,尤其是线下销量占比。而且,依托于苏宁庞大的线下零售网络,努比亚可以在体验店选址、购机咨询、维修效率上获得大力支持,让用户享受到更方便更贴心的服务,提升其在线下渠道的竞争力,扩大品牌影响力。
另一方面,努比亚“三步走”规划中的第二步就是迈向海外市场,而扬帆出海则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这或许也是引入苏宁资本的考虑之一。
手机厂商回归线下渠道
随着运营商定制补贴的大幅缩水,曾经高度依赖运营商渠道的“中华酷联”阵营瓦解,国内手机市场进入新时代,而线下渠道开始重新受到手机厂商的高度重视,正成为国内手机市场的新变数。
比如,在2015年5月,小米手机首次尝试在全国小米之家线下店销售其手机产品;几乎是同一时间,乐视与迪信通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定下开设3500家线下店面的目标;到了11月,魅族宣布旗下第2000家线下专卖店开业,至此魅族在2015年一年时间里完成了从1000家到2000家的翻倍增长,同时还准备向更深入的线下挖掘,扩展线下零售商资源。
由此可见,线下渠道对于手机厂商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与线上渠道不同,线下渠道销售的手机价格虽然贵了点,但具有一些天然的优势:在线下可以有实实在在的体验,看得到,摸得到;售后服务更有保障,甚至可以提供代客维修,更为省心,遇到解决不了的使用问题,随时进店面对面的咨询也很方便;而且,很多用户不懂配置,他们对传统渠道的依赖感更强。
同时,线下渠道接地气的营销宣传和优质的服务又能为线上渠道导流,最终带动线上销量的进一步增长。
总的来说,国内手机市场的渠道格局已发生变化,但对于线上与线下,不能简单将其看做相互分离的两个渠道,二者实则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未来的竞争也将更多的从单一线上转至全渠道的模式。
线下渠道建设关键在于以人为本
各大手机厂商纷纷发力线下渠道,希望为用户提供优势的体验服务,进而增强用户粘性。不过,体验式消费只是线下渠道体系功能的一个部分,如果想达到一定规模,就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且完整的线下渠道体系。要如何才能建立完善的线下渠道体系呢?这绝不是简单的开多少专卖店、入驻多少连锁、招聘多少促销员的事情,而是要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对人的经营。
网点多,覆盖广仍然不够,还需加强体系内工作人员的培训,让所有人在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同时,都认同品牌的理念,增强归属感,坚持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接着,还要让所有人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愿意付出,而不是机械化的工作。
例如,我国最大的手机零售连锁企业迪信通一直以来也是坚持用“心”服务。今年年初,营销管理团队就提出,迪信通应向顾客提供完善的“八大服务”,以此提升顾客的消费体验。随后,迪信通又对员工的业绩考核进行了修订,在原先销售业绩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对员工服务顾客质量的考核,包括服务的专业性和服务的温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