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4日,雷军公布了2014年度成绩单:2014年,小米公司销售手机6112万台,较2013年的1870万台增长227%;含税销售额743亿元,较2013年的316亿元增长135%。这是份足够亮丽的成绩单,可是按季度来看很多人又发现小米在Q4的出货量减缓了,从印度的禁售风波到最近的印度地图门,小米最近一段时间麻烦不断,有人说小米是个泡沫要破裂了。小米的成长都能看见,可是不能忽略的是有些做法不得人心,小米是继续快速增长还是已经见顶我们不做讨论,这里说说小米的一些隐忧。
饥饿营销
自小米手机发布之日起,饥饿营销、卖期货的骂名就充斥舆论,抢不到的抱怨不绝于耳,小米一再强调没有饥饿营销是产能不足,说多了还有人信吗?我们看一看小米抢购的曲线,后期抢购数量比初期还少这是产能问题?开放购买后降价又重新抢购这是产能问题?从产品发布开始的9个月内有8个月抢购这是产能问题?毫无疑问这是小米人为制造的一种营销手段,小米的饥饿营销固然引来了很大的关注度,但是同时也让很多人的购买体验变的很糟糕,更被一些米黑称之为“耍猴”。与饥饿营销绑在一起的还有黄牛和已经变质的F码,小米对黄牛的态度原来可以说是放纵,黄牛虽然帮助炒热了机器但也是小米忠实用户和粉丝的最恨,如何打击黄牛和控制F码已经成为小米日益紧迫的问题。已经跻身国内一线手机厂商行列的小米如果还要坚持这个持续了几年的饥饿营销策略恐怕不会再是利大于弊了。
山寨
从小米移动电源到小米手机,从淘宝到线下手机店铺,从中国到外国,到处都有山寨小米产品的身影,甚至山寨的小米专卖店都遍地开花。几次小米移动电源的爆炸事件最后都被官方判别为山寨货,虽然确实是山寨但是说的多了人们也就开始不信了,不禁要问“Why always mi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山寨是对某个品牌或机型的市场认可度的变相的肯定,也许有人说山寨是特殊国情但是谁都不能否认小米的饥饿营销对山寨的推波助澜。山寨不但损害厂家利益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践踏,长此以往必然对品牌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对假冒山寨制品的治理不是一个厂家能办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加大铺货是可以停止饥饿营销是厂家自己能做到的。
专利
2014年末印度德里法院宣判小米侵犯爱立信专利禁止在印度发售,这事件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人们不禁要问小米的海外扩张能否顺利进行?专利是否是小米的命门? 在米Note发布会上,雷军宣称2014年小米申请专利2318项,国内申请1380,海外申请665项。作为一个成立不到5年的公司,小米对专利还是足够重视的,但是先天的差别还是处于弱势,即便身为贵为智能机时代开创者的苹果也是大肆的收购了很多的专利其中不乏北电的优质专利。不管从专利数量还是专利质量上来说,小米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申请专利到获得专利也需要一个过程。应对国际上的专利战,最急需的还是组建一支专业的专利运营团队。
抄袭
从小米的第一个产品MIUI到小米手机到小米路由器再到空气净化器,都有很多人站出来说:“这是抄袭!”。人们仔细看小米的产品也确实能在某些方面找到其它产品的影子,小米的原创能力备受质疑。是不是抄袭并不是有某几个相似点就可以断定的,但是发展到今天,小米已经不再弱小,也应该拿出一些好的设计来了。为此,小米全资收购了设计公司RIGO Design,希望小米的后续产品不再有别人的鲜明的影子。
换零件:
2011年8月16日开发布会发布了米1,在发布会上的一大亮点是采用有半反半透技术的夏普屏,并在发布会上作为一个亮点宣传。2011年1月小米爆出了换屏幕事件,在发布会上重点宣扬的卖点夏普屏换成了东芝屏;
2013年12月红米用户先是发现机器卡顿后发现这部分机器的EMMC都是unkonwn+3.64G,而之前发售的红米机的EMMC都以三星为主,两者之间I/O速度差距接近一倍;
2013年9月5日,米3发布会上小米宣称米3联通版将采用8974AB的处理器,2013年12月31日,米3联通版正式开卖,人们却发现CPU从8974AB变成了8274AB;
小米的几次换零件事件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换的零件并没有宣称的那么好,换零件并非什么不可饶恕的大罪,可是如果是发布会上公开宣称的零配件被换那首先是诚信问题,其次是人们对产品质量的担忧。
员工的无脑言论
好几个诺基亚的朋友想来小米求职了。我也问他们,大N记走下坡路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拖到被裁了才想起来找新工作?他们的答案基本一样:“诺基亚好啊!外企待遇,薪水高假期多工作少,基本不用干活儿,所以之前舍不得走。”对这些人我只能说,抱歉了,小米真的没有这种好职位啊!——by 零零发
倒时差刚睡醒过来,打开微博一看,没想到一个意见征求有这么多人关注。我发现大家并不全认可#iPhone换小米#做法,无论果粉还是米粉,尤其是引来后者的怨声载道。既然两头不讨好,我就个人拿出3台小米Note,想要换机的说下理由。我来挑选名单下周三公布,同时赠送少部分F码给想体验的朋友。——by 小米手机_钟雨飞
不管是否有意为之,经常有一些小米员工的言论引起大家的热论,其实更多的是骂声。通过发表一些奇葩言论引发关注和讨论是互联网公司常用的手段,小米自称是互联网公司,也深谙此道。可是与其它互联网公司相比他是一个以卖电子产品为主的公司,过多的负面言论势必会对品牌造成伤害。从某种程度上说公司员工的所作所为也代表着公司的形象,一些恶心的话会让很多人觉得这个这个公司很恶心,这个公司的水准很低。
模棱两可的营销
每当小米推出一款产品都要有一些让人看起来激动万分的文案,从图形性能堪比XBOX游戏机,到小米活塞耳机堪比IE800,再到拍出清晰的月亮图案…… 这些文案有足够的话题性,让人感觉“屌爆了!”,也招来了很多的批评,讽刺的是“为发烧而生”的小米,被那些耳机发烧友、游戏发烧友什么的批评的最狠,也不知道是为发烧而生还是烧坏了脑子。可是如果仔细的翻看这些文案大部分也不能说什么,他只是抓住一两个点大肆宣传让你感觉这个产品极具性价比,比如耳机比的仅仅是一个曲线,再比如拍月亮是借助了天文望远镜的。为了宣传自己而得罪一批其它的发烧友是否真的合适?
一个成立不到5年的公司,在不到4年时间里能够位列国内一线手机厂商行列,估值450亿美元,毫无疑问小米是成功的。伴随着小米的成功也诞生了无数的米黑,这些米黑里有很多是小米自己的原因造就的,只要不改变做法米黑还会继续增多。我相信小米依然会继续成长,可是也该回头看看自己本身的问题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