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怜巴巴的8000用户数量面前,即将进行全国商用的CMMB定下的“3年内发展5000万用户”的目标变得遥不可及。本来,市场造势无可厚非,但其发展前景让人暗捏一把汗,质疑也是理所当然
目标虽然远大,但如果实现不了,一切都将与“画饼充饥”无异。
2009年6月28日,《IT时代周刊》获可靠消息称,自从今年3月16日开始对所播的节目进行加密,要求所有CMMB用户每月缴纳20元费用后,中广卫星移动广播有限公司(下称“中广移动”)在上海迄今为止只发展了8000用户。在CMMB全国试商用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的大背景下,这让人不能不为它此前提出的计划——2009年发展1000万用户,三年内发展5000万用户的目标暗捏一把汗。
此前不久,中广移动刚刚与中国移动签署合作协议,在2009年后期上市的TD手机上加载CMMB功能。是时,坊间还盛传“国家广电总局近期将扩大手机视频牌照发放范围”的消息。对此,业界最初的观点是,与中国移动的合作将使中广移动拥有3G时代国内手机电视市场的绝对话语权,而国家广电总局扩大视频拍照发放的范围,又能促进该产业迅速成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然而,上海作为CMMB第一个正式商用的城市,其目前的用户发展速度却不能不让人大感意外。
记者了解倒,凭借免费的推广模式,CMMB在2008年奥运期间迅速发展了140多万用户。其中,上海的用户数就超过10万。但在今年3月节目加密播出后,很多人选择了放弃服务。
“尽管中广移动对未来发展野心勃勃,但它可能被自己设立的‘收费’门槛所绊倒!”有市场分析人士预测。
失望的厂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给CMMB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会。通过快速建网和规模空前的产业推介会,声称可以至少免费清晰收看一年的CMMB成功虏获了一大批厂商的心。一位不愿具名的手机品牌厂商说,因为参与这个会议的厂商越来越多,他和不少同行一样,曾多次参与广电的推介会。而在奥运期间,CMMB得到了广泛认可,有些手机厂商甚至暗中向市场销售未通过入网检测的CMMB手机(当时,此类手机尚未被批准进行入网检测)。
然而,过快增长的成绩常常会使人头脑发昏,CMMB也不例外。去年年末,广电相关部门认为CMMB产业链接近成熟,可以开始商业化运营。于是,2008年底,当负责全国CMMB网络建设及运营的中广移动正式成立后,它让所有终端企业参与加密标准的研发。在标准确定后,又要求所有终端产品支持。今年3月,上海首次对CMMB加密播出,这比原先预定的商业运营时间提前了近4个月!
调查资料显示,上海在运营的前两个月共发展付费用户3000余人。与此同时,其原有的10万用户却因为无法继续收看免费节目而流失。且鲜为人知的是,即便是这可怜巴巴的3000用户,手机用户也仅占了整体的10%左右,与最初设想的90%的数值相去甚远(在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等手持电视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用户使用的终端80%以上都是手机)。
“大家都开始迷惘起来,先前的热情逐渐消散。”不少手机终端企业负责人坦承,当初就是因为相信中广移动宣传的“手机是CMMB终端的重头戏”才削尖了脑袋挤进来。虽然中广移动与中国移动已在5月份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将在TD手机中加载CMMB模块,但TD手机目前的用户规模并不大,发展也比较缓慢,再加上未来3年内其被指定为CMMB唯一可以合作的3G手机,手机终端企业渐有被骗的感觉。
对于以上抱怨,中广移动方面曾回应:厂家应该把目光转到交通导航、股票机等终端上,并借助上网本和家电下乡来拉动CMMB用户的增长。
但这种观点被业界认为是最“驴头不对马嘴”的建议。业界人士称,这些终端产品并不占据消费优势,且CMMB网络在大城市尚不能做到室内覆盖,到农村更不可能被接收到。手机厂商们认为,2GCMMB手机至今无法入网是它们压力过大的主要原因。也正因如此,去年11月28日,中广移动向79家企业(含53家手机企业)招标采购百万部CMMB终端仅是给终端厂家画了一张大饼,并没有落实。部分厂商的观望情绪也日渐浓重,许多原来冒险推出2GCMMB手机的手机厂商也不再以此为卖点。
CMMB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不止这些。在与中国移动的合作上,中国移动要求厂商研发的TD+CMMB手机必须采用双密钥方案进行加密,但中国移动与广电的密钥并不一致。由于双方各自管理一个密钥,都可以自行对用户进行管理,这种混乱的产业主导权已经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双方签约已经两个多月,至今没有一款TD+CMMB手机上市。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广电系统内部,其长期的地方割据状态并没有丝毫缓解。虽然当初成立中广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在CMMB推广中实现协同统一,但由于各省级子公司(合资或独资)投资资金为地方广电自有资金,独立核算,“齐心协力”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从而不利于CMMB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