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的发展风生水起,蜂窝移动通信满足了人们长距离、随时随地的通信需求,迅速提高的普及率说明了它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而另一种无线通信技术,虽然不如3G宣传那般大张旗鼓,但近几年来也默默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它就是NFC(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如果说你对这个专业名词还感陌生的话,那么你对市政交通一卡通一定再熟悉不过了,NFC技术就是这种非接触式通信的技术基础。
NFC可通过一个极小的、低成本的、只需少量能源的无线发射机,在十几厘米的距离内实现无线通信。用户不仅可以手持内置NFC芯片的公交卡进出地铁站,也可以通过它从自动售货机里购买商品,或者使用具备NFC功能的手机终端通过读取相应的标签来获取有用信息,甚至还可以通过NFC照相机将照片传给附近的打印机,第一时间获得心仪的图片。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现在能接触到的NFC产品还不太多,主要集中在公共交通卡等领域,但是在欧美,NFC的产品已经在生活的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
欧洲著名运营商O2已经和Innovision公司合作启动了针对手机用户的大规模商用测试工作。运营商将向消费者提供类似于书签的具有NFC的标签卡片Topaz,上面存储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比如你公司附近各种餐厅的网址信息、周围的交通信息、娱乐场所的电话号码等等,用户只需用自己的具备NFC功能的手机接近这些标签,就能获取想要的信息。更为吸引人的是,用户还可以自行对这些标签进行编程,满足不同的需求。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很多终端用户开发出大量新颖的应用,比如说将超市里的商品信息编辑于Topaz标签中,盲人用户只需用手机轻轻一扫,便可以听到产品名称、价格和规格等详细信息。
在奥地利,Mobilkom Austria也已经开始向用户销售NFC手机标签套餐。用户只需将标签接近NFC手机,后者便可读取标签,这些标签可使手机直接连接到手机铃声、图片和动画购买网站,或者是汽车俱乐部的网站,获取最近的交通状况和燃料价格,当然用户也可以连接到新闻网站,查阅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
英国Innovision公司CEO David Wollen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从全球范围来看,现在NFC还没有像3G等移动通信那样普及,但是随着内置NFC功能手机的数量越来越多、芯片技术的工艺越来越完善、价格越来越低以及人们消费习惯的逐渐培养,NFC会在两年内大规模发展,而到了2012年估计会有半数以上的手机具备这一功能。与手机相对应的NFC/RFID标签平台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其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David介绍说,现在标签平台技术正试图将数量更多、成本更低、尺寸更小的射频识别标签集成到智能载体中,他们新近推出的平台存储容量将从现在的96字节提升到512字节,不仅能够满足包括连接、服务启动和智能广告等非支付类应用对数据存储的要求,还大大提升了标签的读写速度,提升用户感知。
事实上不只是手机用户能够享受到NFC技术带来的便利,据ABI Research的一份报告显示,NFC技术在今后几年内还将快速应用于PC、数码照相机、打印机、POS机、门禁系统、商品包装等各个领域。
应用领域的广泛、操作的便利和成本的相对低廉也让中国的商家对NFC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铁道部等都开始了NFC的尝试,有的已经采取了一些实质性的措施,中国巨大的市场前景引发了一大批芯片、IC设计公司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在各方的推动下,相信在不远的将来,NFC这种“小”技术,一定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