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9/4/17 09:13

手机浏览器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通信世界网  刘华

在笔者上篇文章《腾讯手机浏览器:吃老本还是创新?》发表后,有业界朋友与笔者就手机浏览器的未来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随着3G的推进和移动互联网,手机浏览器在整个手机软件应用市场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当前手机浏览器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在手机浏览器更大的机遇到来之前,还面临较大的挑战。

就笔者的观点看,当前国内手机浏览器产品普遍存在两种问题,一是国内浏览器品牌在研发和运营商上的心态问题。二是,以opera为代表的手机浏览器产品的本土化问题。

首先,手机浏览器公司最应该做的是摆正自身的心态,不要急功近利。比如,有些做的不错的手机浏览器,在发布的新版中,却添加了一些对用户而言可有可无的鸡肋功能或菜单,而在其产品经理看来,或许是可以短期盈利的东西。像这样的行为,一旦让用户产生不如不更新、应该换回之前版本的想法的话,那么,这就表明该产品的研发或运营心态有问题,这种观念和心态的问题一旦不及时纠正,或许就会舟不进则退。

尽管当前正处金融危机之下,企业盈利压力增大,然而,移动互联网和3G时代方才小荷初露尖尖角。如果此时耐不住性子,让本该简洁易用、省心放心的手机浏览器软件,变成让用户小心操作、担心稍不注意就打开自己不需要、却白白耗掉流量的页面,那么,这样的浏览器删掉也罢,这种浏览器的开发者和运营者需要反思。

其次,像opera这样的手机浏览器产品,其用户体验和功能上都已经深入人心,然而,遗憾的是,其在本土化方面却未见进展。这种未见进展的本土化问题,突出表现在功能的本土化、使用体验的本土化和运营推广的本土化三大方面。功能上,如何通过本土化更符合当前国内手机用户的手机上网习惯?如何通过这种功能的本土化从UI等角度来提升使用体验?而就运营推广而言,可以说像opera这样的浏览器公司,其在手机浏览器方面尚无本土化的品牌建设迹象。而google变谷歌的战略,或许能给opera们一点启示。殊不知,跨国公司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往往只有两种结局,要么是在本土化中撤退,要么是在本土化中发展。

具有上述两方面问题的手机浏览器公司,如果不去立足长远、抓紧赶进,那么,笔者认为,这无疑是在给后来的进入者们,提供了莫大的市场良机。

从手机浏览器的开发和运营来看,应该是结合手机终端和移动互联网这两大方面,在强调移动上网的同时,注重不同手机用户的使用体验。这就使得手机浏览器的研发在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之下,压力不小、难度不低。

展望未来,手机操作系统、手机厂商、运营商都有可能以不同方式涉足或加强其在手机浏览器市场的把控能力。甚至说,未来有可能不存在单一的手机浏览器市场。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如腾讯这般拥有互联网品牌积累和用户资源的新进入者,还是曾占据先机的opera、ucweb等品牌,唯有摆正心态尊重用户、加强本土化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并不断创新,才能在这重重变数中获得生存和发展下去的机会。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