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9/4/13 09:26

上网本也应该有个标准

通信世界周刊  杨海峰

最近一段时间ICT领域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上网本了,从去年开始一直说,而今年又因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加入变得更加热闹。

不过,热闹之余我们发现,围绕上网本这个面向特定用户群体的产物其实有太多的误解,需要运营商以及上网本生产企业及时站出来向用户解释清楚。

从笼统的意义上来说,现在的笔记本都是上网本,没有不能上网的,基本上都集成了以太网端口和Wi-Fi接入,也基本上都有面向移动通信网卡的卡槽。甚至有些笔记本电脑已经在芯片层集成了多种移动通信接入方式。所以说,现在的笔记本电脑都可以被称作上网本。

但是,为什么会突然出现上网本这样一个概念的产品呢?我觉得有必要简单说一说。

记得2005年底和英特尔董事长贝瑞特博士进行过一次沟通,当时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下一个10亿电脑用户市场和下一个10亿手机用户市场在哪里?在这次讨论中,贝瑞特博士提到了上网本的概念,指价格在100~300美元之间、能够上网并进行简单的应用处理的笔记本电脑,其目标市场就是欠发达市场以及中低收入阶层。当时,3G及英特尔自己推广的WiMAX等技术都被炒得火热,英特尔希望把计算和通信两者结合起来,瞄准的就是下一个10亿电脑市场。

但是,这个目标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及时实现,时间大约推迟了两年。直至2007~2008年,发达地区和中等发达地区的电脑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同时,处理器等价格大幅度降低,100~20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可以量产,由此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上网本的热捧。

那么,上网本到底该如何定义呢?

从手机到笔记本电脑,大概可以按照屏幕尺寸分为:4英寸以下(手机)、4~7英寸(MID、便携式终端)、7~11英寸(上网本)、12英寸以上(笔记本电脑)。如果考量这些终端的话,处理器的差别就非常大,主要集中在功耗、工艺尺寸、价格、处理能力等方面。而从用途来看,主要是按适用人群及能够完成什么样的功能来区分。

如果就上网本而言,其价格较低,尺寸较小,材质轻薄,处理能力一般,可以通过多种无线制式上网,其中集成移动通信上网是关键,主要被用来获取互联网信息和对外沟通以及进行简单的应用处理等功能。比如,针对学生市场的教育本,针对行业应用的特定终端(例如医疗助理本),还有给广大欠发达地区用户的沟通工具等。当然对于许多经常出差的人而言上网本也是很好的选择,轻便而实用。以英特尔为例,它推出的凌动处理器ATOM就是为这样定位的终端设计的,主要应用于MID和上网本上。

我想,推出上网本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目前有一个很不好的现象,所谓的“山寨本”企业把原本用在上网本上的处理器用在了12英寸以上的终端上,而在上网本上则使用性能更低的处理器,甚至有些厂商拿手机芯片来充当上网本的处理器,似乎说只要能连上网就是上网本了。之所以这么干,完全是惟利是图。而对于许多老百姓而言,基于他们的电脑知识,现在还很难去判断上网本和笔记本电脑的区别。

因此,无论是芯片企业还是主流笔记本电脑生产企业,以及正在进入这一领域的国内电信运营商,都应对上网本进行合理的宣传,要对它可以实现的功能给予较为详细的说明。用户也切不可只图便宜,而忽视性能。

同时,在这里也呼吁一下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企业,是不是对上网本也应该有个统一衡量标准,以便让普通消费者更容易界定和选用。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