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10/11/1 09:47

电信级以太网是移动回程网络的理想选择

赛迪网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用户对移动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运营商们开始着力于寻找既廉价又能充分满足用户需求的移动回程解决方案。

据Infonetics研究公司的产业分析师Michael Howard预测:“以太网是下一代移动回程网络的唯一解决方案。当考虑到风靡全球的iphone、Android及新一批功能强大的移动终端时,我们不难发现运营商正处于在低成本竞争市场上提供更高带宽的压力之下。传统的TDMATM回程解决方案成本过高,根本无法与电信级以太网的扩容性及其他优势相提并论。”

实际上,MEF(城域以太网论坛)在2006年7月就建立了独创的移动回程市场工作小组,进行预研。之后又成立了一个技术工作小组,与MFA论坛及其他相关组织合作。在2009年,MEF发布了MEF22决议,即“移动回程网络电信级以太网服务实施协议(IA)”,阐述了利用现有的MEF技术及产业标准以满足RAN回程的需求。

通过提供向3G4G服务迁移的实际方式,在保证传统服务收益的同时,IA还为两个高速扩张的市场——移动回程应用及电信级以太网的服务提供商提供了很好的商业建议,同时也为固定网络运营商提供机会,以重新部署现存架构,从而向移动运营商提供批发服务。

据分析,受益于这次机会,使用以太网回程技术的世界上蜂窝基站数量将在2009年的基础上增长十倍,到2013年底达到1,061,000个(33%的基站使用以太网回程技术)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部工程师史凡表示,未来十年以太网的应用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间的互联,广域网的建设,二是运营商业务平台的承载,其中移动回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坦白的说,以太网并不是最好的技术,但它的最大优势在于简单易用且性价比高,特别是在MEF提出了运营商级的以太网规范后,对于运营商的吸引力很快就显现出来”史凡说。

ABI公司的研究报告“移动回程分析:全球趋势和机会”建议运营商应对应用于有线及无线回程(包括光纤和铜缆上的以太网)的基于以太网的解决方案给予更多的关注,以优化成本。最近,Infonetics研究公司2010年4月关于“移动回程设备及服务”的报告评价了相对较慢的蜂窝基站LTE的应用。该报告指出运营商可以通过投资于更高容量的3G及支持当前流量的回程网络来将技术风险最小化,并且同时也能扩容,从而支持即将到来的LTE流量激增。

MEF22决议的第二阶段实施方案仍需继续制定,要在细节、恢复力、性能控制及新兴标准上解决同步化,比如LTE。来年,我们将见证MEF认证计划的延伸,以及移动回程服务的提供——我们将有性能和服务质量参数、同步选项、备份及保护机制以及以太网OAM服务等。此外,还定义了以太网高效运营的基于TDM业务的通用工作间功能(GIWF, Generic Inter-Working Function)。新的基于分组数据包的移动回程网络引入了MBIA定义的全新架构元素,构建了基本术语,加速了基于以太网的移动回程网络在行业里的实施。

目前来看,业界已经达成了共识:即LTE及后进标准的移动回传将采用以太网方式,只是在具体的技术实现上各家运营商会有所差异。

中国在转向电信级以太网的行动上已经慢了一步,但是中国已加速补回失去的时间,大力推动以太网服务在国内市场的提供,并且实现大范围的FTTX覆盖。这点也说明中国的移动运营商也在摈弃语音服务为主导的传统回程技术,并转向电信级以太网回程。

电信级以太网可提供可扩容、触及、控制、可靠性、性能保障、按需分配带宽、CoS、QoS、上市时间、降低风险及可预测性,并且易于实施。经证明,电信级以太网的性能及可靠性与SONET此类传统电信传输技术能很好地匹配。与传统架构不同,电信级以太网的终端运行数据可以简易扩容,商业模式也无懈可击。

随着下一代业务传输网络接受本地以太网接口,为无线网络企业提供更高带宽的目标就变得轻而易举。同时,向电信级以太网移动回程的转型将会促成创新,并降低成本,增加可靠性。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