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国外巨头纷纷发力视频领域,但不能忘记,早在10年前电信运营商就曾经一窝蜂地杀入视频业务领域,多数均铩羽而归。尽管市场环境已经有所变化,但运营商应该从已有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谨慎选择业务开展模式,巧妙借助外力,力争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强的内容制作能力,进而收获经济效益。
明确策略,运营商在内容产业更适合采取适度参与方式
电信企业原本来自一个相对短的产业链条,随着各类增值业务的兴起,运营商才开始学着融入超长的产业链。但是,在拓展业务链条的过程中很多运营商都曾犯过同一个错误——盲目追求大而全,最为典型且最为惨痛的失败来自本世纪初的首轮增值业务发展浪潮。当时,很多运营商盲目追求产业链主导位置,力图做“全能”企业,在内容领域亲力亲为,最终尝到失败的苦果。当年欧美很多巨头都曾经因为效仿日本NTT DoCoMo的i-mode模式而遭遇失败,强求产业链的主导位置是失败的一大原因。2011年,沃达丰“360”平台的倒掉更是近年来对运营商大包大揽做法敲响的警钟。沃达丰刚刚推出“360”平台时,曾形象地称自己是派对的组织者,希望借此吸引各类的应用开发者和用户参与其中。但这种以强势主人自居的定位并没有帮助沃达丰获得成功。据英国媒体报道称,“360”业务用户经常遭遇手机和电脑账户不同步问题,且升级软件后也不能彻底解决,为此该服务备受诟病。可以说沃达丰“360”的倒掉是运营商在产业链发展上大包大揽战略失败的标志性事件。
目前看来,多数运营商都已经认识到深度进军内容产业的巨大困难,为此,国际电信巨头多以适度进入内容产业做法为主。比如,法国第二大运营商SFR前年就宣布放弃自营IPTV业务,此后的电视业务选择与同为维旺迪子公司的付费电视Canal Plus合作。SFR称继续自己运营IPTV是无利可图的,与Canal Plus建立合作伙伴前景更为有利。事实上,SFR有着良好的IPTV用户基础。根据市场研究公司Point Topic的用户数据统计,法国是全球第二大IPTV市场,也是西欧发展最好的IPTV市场。
几乎同时,意大利电信也透露正在考虑电视业务的去与留问题。意大利电信媒体公司拥有多个广电频道,市值2.1亿欧元,负债额1.39亿欧元。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电信很早就在新三者战略中提出做“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是非常睿智的。对于运营商而言,全力进军资金消耗极高的内容产业风险颇高。
适时收购,借小股权注资获取内容资源
当然,运营商如若采取完全疏离、仅借合作增强内容制作能力的办法也并非明智之举。
通常,合作机制需要运营商向内容提供方支付高额的制作费用和版权费用。鉴于视频类融合业务是运营商未来竞争的一大战略性业务,运营商可考虑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只要控制在不影响整体财政平衡的情况下即可。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国际运营商很乐于通过并购的方式参股内容制作企业,尤其是一些估值尚低但发展前景不错的新生企业。
法国电信公司2011年7月和维旺迪旗下的付费电视部门Canal+达成合作协议,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推出一个面向电视观众的付费电影频道。此举将帮助法国电信摆脱仅靠高投入购买内容的单一视频发展困境。为了增强公司的软件能力,满足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用户对移动视频内容快速增长的需求,韩国电信此前也斥资450亿韩元收购当地的视频搜索技术公司Enswers。而认识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为王的日本运营商软银公司也表示,将在全球范围内关注对内容提供商的并购交易,甚至表示对内容制作公司的股权收购不在乎是否控股。
不愿沦为管道的电信运营商早就意识到内容服务的重要性,也在内容领域进行了不少投资,但前几年,很多运营商在获得影视内容方面的做法都和法国电信之前的做法类似:用较高的价格收购既有的付费电视授权。俗话说:得到金子,不如得到能够点石成金的手指。近年来,电信运营商开始转变投资思路,从把钱用于购买内容转到用于提升自己的内容提供能力。
内容制作并不是电信运营商的长项,所以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并购。收购内容提供商反映了电信运营商思路的转变,但收购并不意味着之前毫无内容生产经验的运营商能够有如神助地在内容领域一跃而起,只有将被收购方的本领充分内化,了解内容生产领域的规律,增加同内容提供商的合作,才能完成从内容转售商到内容提供商身份的转变。
借力风险投资方式,挖掘内容产业新军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将目光转至外部方式,希望借力风投网罗初创精英力量,培植自己的互联网势力。
2011年年初,西班牙电信高调在英国推出“Wayra”计划,首批选取20个创业项目进行投资,并承诺在2015年以前为350个科技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西班牙电信选取的投资对象多数来自互联网和数字媒体产业。5月,西班牙电信又在爱尔兰推出Wayra风投计划。
2011年3月,法国电信同两家企业联手设立了一个高达3亿欧元的风险投资项目,为欧洲的初创和小型科技企业提供发展机会。
在国内,中国电信集团2011年也启动了备受瞩目的风投战略。2012年5月23日,天翼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主要负责风险投资事宜。10月30日,首批14个孵化团队即全部完成了入孵时制定的目标,顺利毕业。
事实上,运营商做风投并不是新鲜事,只是近年来格外突出,而且效果也逐步显现,尤其是对于渴求内容制作能力的运营商来说,借力风投是一个非常取巧且效果不错的办法。通过风投,电信运营商可谓一举两得:一是可储备创新理念,捕捉成功的火花;二是能够成功网罗人才,防止其外流。借助外脑创新手段,西班牙电信在拉美发掘了18万“科技怪才”。该公司预计,随着更多风投项目逐渐发挥作用,在线业务2015年收入将突破50亿欧元,年收入增长率将达20%。
调整结构,创建面向数字生活、内容产业的运作团队
专项的能力也需要专门的团队支撑。为加强自身的内容运作能力,很多电信运营商近年针对公司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成立了专门面向视频等数字内容产业的部门或是团队,力图从内部改革机构设置,抓住数字内容发展机遇。
2011年9月,西班牙电信宣布将重组其运营体系,设置“Telefonica Digital”,负责统一经营包括社交网站Tuenti、互联网电话Jajah、门户网站Terra等在线业务。同年11月,澳大利亚电信创建新的数字部门,负责整合Sensis、BigPond、Trading Post、IPTV和Foxtel等媒体业务。
2011年5月,AT&T称正计划以“数字生活”(Digital Life )品牌推出一系列全国性服务,进入美国家庭安全和自动化市场,为此该公司专门成立了“数字生活”项目组。
2011年3月,为保持增长并在未来保持竞争和创新能力,在新时代抓住新机遇,新加坡电信公布了新的组织架构。重组后,新加坡电信将公司业务分成个人消费者业务、数字生活服务、集团客户ICT服务三大部分。该公司称,此举将帮助公司减少对传统电话服务的依赖,为用户开发差异化的服务。正如新加坡电信执行官蔡淑君所说:“我们在创业阶段致力于发展电话业务,但现在我们将进军多媒体市场,开拓电信服务以外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