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10/9/27 10:48

三网融合浪潮下广电产业的发展

人民网-传媒频道  湖南邵阳电视台 邓永红

摘要: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广电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广电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广电做大做强产业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三网融合 广电 电信 产业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明确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

2010年6月6日,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第六稿获得了国家三网融合领导小组的认可,此前争议已久的音视频节目播控权被确定为广电总局独家所有,同时广电总局下属单位有权开展完整的互联网接入、数据传送和IP电话业务。

三网融合根本目的是要为传统电视媒体和网络新媒体融合铺平道路,未来的新媒体是运营在互联网上,是一种交互的新的媒体。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使广电和电信能够在互联网上实现业务融合,用任何终端通过各种网络都可以接入互联网。促成一个超越传统电信业边界的新市场。国务院办公会议就三网融合所做出的概略性决策,广电握有政策上的优势,年初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融合方案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电信对广电开放的程度远远大于广电对电信的开放程度,广电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是,在技术上,电信比广电更有实力,而且,由于多年“全国邮电一盘棋”因素,造成电信在各地整合的能力相当强。三家电信运营商都成为了拥有固话、宽带、移动电话在内的全业务运营商,但广电全然不同。一方面,广电虽然在构建它的NGB(下一代广播网),但现在起点委实薄弱;另外一方面,全国广电系统各自为政。比如说,上海电视台在2月初就曾经向新疆、广西电信公司的IPTV提供过内容源,在三网融合初期,广电无疑面临着巨大挑战。

1 广电面临挑战

1.1 并网难度大

企业要实现良性发展或者赢利必须走规模化道路,只有组建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并立的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广电系才有条件与电信系竞争。

广电规划,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将负担起对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升级改造,逐步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统一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重任。而目前,跨地域多方合作推进还需要一个过程,广电整合成一张网最大的困难在于其原有体制是2.5级办电视台,传统广电业拥有6000多个独立得经济实体,如何将这些实体全部统一起来,难度非常大。省级、市级和县级之间的利益和话语权难以平衡,再加上缺乏统一标准,省网整合市网的困难并非在一地发生,而是普遍现象,致使许多工作推进迟缓。如果单纯的依靠强有力的行政干预,在短期内可能能够达到不多的效果,但并不适合作为长期的策略。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在短期内实现公司化运营存在一定困难。

电信在体制改革方面,已经从打破垄断,走向了集团化运营。同时,电信在三网融合主体的准备、技术体系、结算系统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融合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电信网便对广电网形成了一种“倒逼”态势。广电并网重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走好这一步,对广电网的健康持续发展甚至生死存亡都是至关重要的。

1.2 网络改造资金缺口大

正如张海涛副局长所说:“数字化、网络化、双向化,是当前有线电视网络的最紧迫任务。因为数字化、双向化是三网融合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不是数字化、没有双向化,三网融合就是一句空话。”

广电行业推进三网融合,需要尽快解决双向网络改造、各地标准统一的问题,以双向互动的网络,统一的标准来开展互动数字电视、数据业务、通信业务等,实现产业规模的快速提升。

据了解,中国现有有线用户1.6亿,全国已经完成了整体转换的6500多万数字电视用户中,双向覆盖用户3000多万,但实际上双向机顶盒用户只有200多万. 而尚未双向网络改造用户1.5亿户,未来网络改造成本接近600亿。广电系寄希望于拓宽融资渠道等办法来解决这百亿级双向改造的巨额资金缺口。但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做法已经让一些地方有线公司背上了沉重的利息负担。通过市场上融资,目前很多国外风投,尤其是政策性的投资,如果投资前景不明,寻求资金是很困难的,广电融资难度大。

1.3 技术人才紧缺

在广电,技术人才的紧缺不亚于资金的紧缺,电信有众多的邮电大学和众多大学的信息学院为其源源不断地输送技术人才,广电只有中国传媒大学,而中国传媒大学主要培养的不是技术人员,众多高学历的技术人才不断涌进电信企业,而广电的事业性质使得高学历的技术人才很难进入,同时广电基本上靠政策吃饭,没有进行市场化运作,没有充分了解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对高学历的技术人才重视度也不够。技术人才的紧缺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广电和电信不在同一个层级上。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广电网络首先要进行双向改造,这需要技术人员去规划、设计、施工、调试和验收。双向改造完成后,广电面临一个全新的网络,需要技术人员去管理和维护,新业务开展需要技术人员参与。而目前广电的大多数技术人员只有搞广播网的经验,没有从事交互通信网的经历,知识结构老化加上高学历的新人少,通信技术人员奇缺的广电和人才济济的电信如何竞争?

1.4 运营能力有待考验

长期垄断经营的广电业和市场化的电信业,其运营能力完全不在同一个层级。广电系统尚处在传统的垄断理念中,当了很多年的裁判员加运动员,市场化程度还很低,特别是各广电运营商目前还是以区域划分,处于割据状态,这将使得广电运营商在跨区域整合方面遇到较大障碍。

广电系统面临如何快速实现市场化运作的难题。由于许多市级广电网络都是由当地财政拨款建设的,而广电运营商通常更多地关注播出安全而不是盈利。因而,从行政事业管理体制走向现代化管理体制的转型面临挑战。

广电一直作为一个事业机构,市场经营意识淡薄。而电信却有10多年的运营经验。竞争机制越来越成熟,如果广电还是原来的旧思维,就会发现很难生存,很难成功。市场规模逐渐成长的时候,已经没有犯错误的机会了。

1.5 电信在加紧参透

电信业认识到,视频业务是其重要出路,视频业务不仅可以促进宽带的持续发展,而且为电信业的转型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以视听业务为主体的娱乐产业和以传媒业为主体的信息内容产业,同时可以通过业务捆绑,降低用户的离网率,减缓业务增长乏力的趋势。

正是意识到这一点,电信运营商率先在视频业务上展开进攻,一改过去的商业规则——他们团结一致推送电视“免费服务”,即使过去用户怨声载道的流媒体视频服务,电信运营商们也在通过降低资费,来降低进入门槛。三家电信运营商手中掌握着近10亿手机用户,他们很容易在需要付费的有线电视网络和免费的无线电视网络之间进行选择。

蓬勃发展的视频网站也是电信业的利器。早在2008年之前搜狐就已向电视节目制作商购买版权,通过其网站上的高清频道,向观众推送免费的视频服务,其更新速度紧跟电视台黄金时段节目表。各种大小不等的视频网站数不胜数,他们在电视台和电影院之外,开辟了受众可控、广告投放精准的电视渠道,对于电视台来说,这些视频新秀不仅争夺观众,也争夺广告客户。

中国电信发力“三屏合一”,中国电信2009年11月12日宣布,全国视讯运营中心正式落地上海,将整合全国资源,打造手机、电视和个人电脑三屏互动的融合视讯产品。2010年3月12日“天翼视讯”的正式商用,标志着中国电信首个实现“三屏合一”的成型业务的推出。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