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市场上不断演绎着一出出的兴衰史。华硕日前宣布,2012年年底已经结束Eee PC产品线,而宏碁也没有计划推出更多的上网本产品。这就意味着,仅存的两家上网本厂商在消化完库存之后,上网本的历史使命将正式结束。在产品本身缺乏创新、平板电脑强势挤压其生存空间、价格优势不再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上网本成为了市场兴衰更替特别是移动互联浪潮下的又一“牺牲者”。从中也可以看出,在不断变化的IT上,惟有持续保持创新力,方能立足。
两大IT巨头宣布停造上网本
2007年,华硕推出了首款上网本Eee PC701。这台7英寸屏幕、存储空间仅为4GB的迷你版笔记本在当时众多传统PC产品中显得独树一帜,并且,上网本除了体积小之外,还有功耗低、价格便宜等优势,一时间受到许多消费者的热捧。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包括戴尔、宏碁、惠普、联想等各大电脑制造商蜂拥而上。此后,微软更是拿出看家的Windows 7大力支持上网本的发展,而英特尔则针对上网本量身打造了Atom处理器,上网本一度成为PC业界的焦点。此后的两年时间里,上网本可谓风光无限,特别是在2009年,更是达到了销售的顶峰。
但好景不长,“从2011年开始,上网本的销量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一个月最多也只能卖出几十台,去年一整年一共就卖了一百多台”,有业内销售人士如是说。销量不济让戴尔、三星、惠普纷纷结束旗下上网本业务——戴尔是首批退出上网本的电脑厂商,于2011年下半年开始停止销售Inspiron上网本系列;而三星电子也在2011年11月宣布停产上网本。微软的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上网本占全球PC市场份额的8%,2012年的这一数据可能只剩下2%,其中2011年的销量同比下滑了32%。
而更糟糕的是,噩耗并未止于此,2013年才刚开启,上网本却要面临退出历史舞台的厄运。作为上网本的“鼻祖”,华硕之前就已经宣布,在2012年年底结束Eee PC产品线。而华硕在上网本市场上的唯一竞争对手——宏碁虽然在去年9月份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不管联想、戴尔、华硕是否退出生产上网本,自己都要继续到底”,但如今,宏碁似乎也作出了产品调整,表示没有计划要推出更多的上网本产品。也就是说,在仅存的两家厂商消化完库存之后,上网本的历史使命将正式结束。
上网本成移动互联浪潮下又一消亡者
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上网本可谓从天堂掉入了地狱。那么,导致上网本衰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其自身来说,一款缺乏创新的产品注定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过久。上网本当初之所以受到欢迎,在于其携带更加轻便、电池续航能力更长,但在电子产品日新月异的发展中,除了降低配置、缩小屏幕之外,上网本几乎没有什么创新之处。此外,价格较便宜也是用户选择上网本的一大关键原因,但在移动设备风行的今天,传统笔记本电脑日渐式微,迫于形势,一方面价格不断下行,另一方面厂商更加关注低价笔记本的电池续航能力。在此情况下,上网本的价格优势不再那么明显,没落在所难免。并且,定价低就意味着利润也低,对于追逐利润为主的厂商来说,上网本这桩生意自然是不划算的。
从外部因素来考虑,除了低价笔记本电脑之外,更重要的是,上网本还受到了平板电脑的冲击。2010年1月,苹果宣布推出iPad平板电脑。同年4月,iPad上市销售。到了2010年6月和7月,其他厂商也陆续宣布推出各自采用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产品,与当初的上网本一样,平板电脑一时间成为了市场的新宠儿。与上网本相比,平板电脑具有更佳的便携性,而且电池续航能力更久。并且,随着用户对便携设备的功能要求更加多元化,以及更多价格较低的平板电脑的诞生,上网本没有市场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在以英特尔为主力的推动下,超极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上网本的生存空间。总之,正如英国《卫报》专栏作家杰克·斯科菲尔德所说的那样,售价更低的笔记本电脑以及更加新潮的超极本出现、更加轻便的iPad领导的平板电脑涌现、相比2008年经济形势好转、上网本价格优势被削弱,这四大杀手联合绞杀了上网本。
优胜劣汰驱动市场创新
1983年,BP机进入中国,进入21世纪被手机取代;1987年,“大哥大”进入中国,2001年6月,中移动关闭模拟移动电话网,“大哥大”成为历史名词……如今,上网本成为了又一个市场优胜劣汰下的殉道者。并且,与上网本处境相似的产品还有不少,以汉王为领军的电纸书产品就是其一。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传统PC的一个部分,上网本的衰落也可以看做是PC颓败的一个缩影。市场研究公司IDC和Gartner统计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降了超过8%。而IHS iSuppli则估计,全球PC销量在2012年缩水1.2%——从2011年的3.528亿台下降到2012年的3.487亿台,而这也是11年来全球PC销量的首次下滑。刚过去的2012年,可以说是PC全面垮掉的一年,即便是微软去年发布的号称传统PC的救命稻草的Windows 8,目前看来,对整个产业的提振效果也还并不明显。
如此种种,其实都是市场兴衰更替的必然结果。如今,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下,平板电脑不断挤压PC的生存空间,智能手机更是持续攻城略地,并且这一势头在2013年或有增无减。但从更长远来说,“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无论是平板电脑还是智能手机,谁能够保证它们永远不会被市场淘汰呢?或许,它们也只是整个IT电子产业的某一段历史的主角,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替代品出现。而对于整个IT市场来说,优胜劣汰并不是什么坏事,毕竟,它可以驱动厂商不断进行创新,推动行业向前发展,对消费者来说也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