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11/10/24 12:12

基站搬迁:难解选址困境

通信产业报  卢子月

基站搬迁已成为越来越常见的现象。在采访中,运营商人士纷纷表示,选址难是目前基站搬迁面临的最大挑战。

对于运营商来说,基站搬迁正越来越普遍。一方面,运营商为了提升网络质量而选择主动搬迁,另一方面,由于合同到期、城市改造等,运营商的基站不得不被动搬迁。

经过长期的积累,运营商在基站搬迁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足以应对搬迁中的技术问题。而目前真正困扰运营商的,则是被动搬迁后的新站址难以确定,导致用户体验的局部下降的问题。

基站搬迁越来越普遍

运营商搬迁基站的原因很多,大体可以分为主动搬迁和被动搬迁。湖南移动网优中心主任吴细刚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一些原本的农村地区逐渐发展为城市,老的基站布局就满足不了网络的发展和用户的需要了,需要对局部的基站进行搬迁,这就是主动搬迁。

而在大城市中,高楼林立,部分地区无线环境发生变化,这时也需要通过基站搬迁来优化网络。吴细刚表示,由于部分高位置的城区基站话务量大、干扰严重、覆盖不可控,对市区的无线环境和用户通话感知影响较大,中国移动一直在花费巨资对这些站址进行搬迁。

相比主动搬迁,被动搬迁的情况目前更加普遍。上海电信无线网优中心主任高人俊表示:“对于上海电信来说,主动搬迁的情况相对较少,运营商可以采取小区分裂的方法应对无线环境的变化。但由于协议到期或城市改造而造成的被动搬迁正越来越多。”

随着通信设备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基站替换而导致的基站搬迁正越来越多。“由于设备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原有基站旧设备被替换。在网络升级的过程中,为了利旧,运营商往往会考虑将旧设备搬迁,再安装到广大农村基站上继续使用,达到利旧和效益最大化目的。”中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网优分公司总经理石向烁表示。

克服网优难题保障用户感知

基站搬迁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运营商需要克服很多难题。首先,基站拆迁后,原覆盖范围的信号质量减弱,从而导致出现弱覆盖问题。严重时可能引起大面积弱覆盖问题。其次,基站拆迁后,原有基站的话务量会分流到周边站点上。在话务量较大区域,容易对周边站点产生话务冲击。

对此,河南移动网优中心段志强表示:“这些基站搬迁后引起的覆盖和容量问题,容易引起用户通话质量的下降,如掉话率增加、通话断续甚至出现脱网现象等,容易引起原正常使用用户的投诉。这些投诉的优化难度相当大。”

参与基站搬迁的既包括运营商,也包括设备厂家、施工单位、监理公司、业主、物流公司等。由于既要搬迁设备,又要保证用户感知不受影响,运营商对于基站搬迁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高人俊表示,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往往老设备还在运行,新设备就建在边上完成本机测试。同时,施工组在晚上进行割接的同时,测试组就已经在当晚进行路测。之后,还会通过后台分析进行一个时间段的网络调整,总体优化,精细优化。

吴细刚对此深有体会,他表示:“为了保证基站搬迁的局部用户感知,中国移动付出了高昂的费用:有些站需要发电保障并进行发电值守,有些区域需要开通应急通信车进行覆盖补充,仅仅是发电和通信车的油费用每天就需要3至4千元。”

站址是最大难题

在采访中,多名运营商人士都向记者表示,目前,在基站搬迁过程中存在的挑战不只技术,选址问题更加突出。基站搬迁后,一般都需要选择合适的替补站点进行补盲,但在一些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存在选址困难,难以寻找到合适的替补站点等问题。

这在被动搬迁的情况下表现得更加明显。段志强表示,现网站点经过多轮优化调整基本趋于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当某一个站点需被动搬迁时对现网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此种情况在密集市区尤为凸显。密集市区本身站距就比较近,当某一个站点需搬迁时,选择建站位置、保证网络覆盖质量是个大难题。

高人俊表示,在被动搬迁后,需要对网络进行复建,理想情况下是找到合适的站址。但在目前站址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很难。如果找不到理想的站址,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例如,如果复建后只能达到原来网络覆盖能力的70%,那么,另外30%就需要通过优化手段,总体调整来解决,但也很难达到100%复建。因此,作为运营商希望尽量维系网络,减少搬迁的情况。

■经典案例

被动搬迁指标不降反升

2009年,湖南某市区进行了大面积的旧城改造和道路建设,沿线4公里范围内6个基站被迫拆迁。拆迁前,湖南移动根据沿江周边无线环境复杂,旧城改造后话务将会增长等特点,对沿线网络进行了重新设计,采用了使用频率资源丰富、质量较好1800M为主覆盖、街道站-宏站-室内分布结合覆盖、低配置高密度网络布局等设计思路。

拆迁中,合理调整外围基站覆盖,保证拆迁基站道路周边通话不受影响,并利用应急站点、通信车进行覆盖补充。搬迁基站建设完成后,将原有外围基站覆盖还原,并对沿江东岸以及周边覆盖带进行了彻底的频率、邻区、参数、覆盖优化。从搬迁前后指标来看,网络指标不仅没有下滑,反倒因为搬迁实现了局部网络的质量提升。

完善法律法规,解决寻址难题

目前,对于运营商来说,站址资源紧张已经超越技术,成为阻碍网络发展的最大障碍。这一方面源于业主对于基站辐射的恐惧,另一反面,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记者在本次基站搬迁选题采访中,几乎每个运营商人士都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在小区规划的过程中将通信基站也规划进去。这样一来,由于提前规划,运营商既可以选择比较好的位置安放基站,又可以提前做好基站美化工作,减少业主的恐惧心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运营商将置客户的健康于不顾,对相关环境指标的监管也要相应跟上。目前,在我国的某些省份已经出台了关于小区通信基础设施的规范。但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规范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难以满足运营商的实际需求。

同时,在我国对于移动覆盖的严格要求也加重了选址难的情况。在欧美等很多发达国家,地铁、电梯等地方并未在运营商的覆盖范围内。但在我国,运营商往往标榜自己在任何地方都有信号,这无疑将加大建站密度。无线环境因此变得越来越复杂,有效的能量则可能被淹没。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