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天津、海南两省市的携号转网试点正式启动,试点工作为期6个月。两地携号转网试点采用不同模式:天津为“双向转网”,海南则是“单向转网”。那么究竟是“单向转网”好还是“双向转网”好呢?或者说哪种模式会更可能在以后一段时间内在全国推广呢?笔者以为这要看政府推行该政策的初衷是什么——究竟是要改变中国移动一枝独大的市场格局还是要提高码号资源利用率?
改变中国移动一枝独大的市场格局,单向转网或者说非对称的号码携带政策的效果无疑要好于双向转网或者说对称的号码携带政策。韩国的移动号码携带最大的特点就是号码携带的非对称管制,这可谓前车之鉴。韩国的监管机构MIC规定,SKT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号码携带,允许用户携号转移到KTF或LGT;而该规定要求KTF在2004年7月实施,LGT则要等到2005年才实施。韩国政府在制订时间表时考虑到三家运营商的不同情况,希望利用时间差帮助弱小的运营商增强实力。韩国号码携带的实施达到了管制机构的初衷,即希望能够借此降低SKT的市场份额,避免出现市场垄断的局面。通过号码携带的实施,2005年底,LGT和KTF的市场份额都有所上升,SKT的市场份额逐渐接近50%。事实证明,在改变市场格局或者说缩小运营商市场份额差距方面,韩国的非对称号码携带政策要好于欧美国家的对称号码携带政策。
此外,监管机构推行号码携带可能还有一个政策目的,那就是提高号码资源利用率。号码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不可再生,它并不属于某一个运营商,更不应该浪费。然而随着移动电话普及率的上升,号码资源出现了不够用的问题,在号码资源被运营商垄断的情况下,用户转网必须更换号码,原来的号码需要度过一个“休眠期”才能被再利用,这更加剧了号码资源的紧张状况。如果政府增发新的移动牌照,竞争加剧将导致用户转网频率的提高,号码资源会变得更加紧张。而号码携带业务的实施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号码携带可以提高号码资源利用率,降低号码管理成本,节约运营商的投资。从这个角度出发,双向转网的政策效果无疑要好于单向转网,因为双向转网更有利于避免号码资源被浪费或者说缓解号码资源的紧张状况。
从目前的电信业发展形势来看,监管机构推行号码携带政策的主要用意应该是平衡市场格局,因此在以后一段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的应该是单向转网模式,待弱小运营商实力有所增强后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双向转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