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LTE被国际电信联盟确定为新一代移动通信(4G)国际标准以来,全球范围内有关LTE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此前,以TeliaSonera和Verizon等为代表的欧美运营商一直走在LTE发展的最前面。而今,亚太地区的移动运营商也迅速跟进。回首3G时代,亚太运营商要比欧美同行出发得早得多,当然经历的波折也更多一些。尽管3G商用初期市场反馈很不理想,但日本的NTTDoCoMo和中国香港的和记黄埔一直不遗余力地在全球推广3G应用,并因此尝到了许多别人难以理解的苦楚。如今,4G来了,亚太运营商并没有冲在最前面。对此,3G先锋DoCoMo执行董事尾上诚藏曾经有很深刻的感慨——“事实证明我们引入3G过早。我们启动3G服务之后,1~2年内都没有企业效仿。在4G方面,我们将吸取3G时的教训:不以第一个商用为目标,而是要走在前列。”
因此,我们看到亚太地区的运营商在引入LTE方面并没有冒进,而是不急不缓地进行着实质性的工作。近日,《华尔街日报》也关注到了亚太运营商集中发力LTE的现象,并撰文指出市场需求是驱动亚太运营商纷纷作出类似网络战略调整的主要原因。
亚洲大型移动通信运营商纷纷开始采用“长期演进”(LTE)无线通信新标准,也就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从LTE的技术特点来看,以后数据下载速度要快于现有的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在目前移动语音业务收入出现减少的情况下,移动数据传输服务是无线通信业一个重要的收入增长领域。日本的NTTDoCoMo、韩国的SK电讯和韩国电信公司,以及澳大利亚电讯(Telstra)的香港子公司香港流动通信有限公司(CSL)等亚洲运营商,正在投入数十亿美元,将自己的网络按4G标准进行升级。
SK电讯的发言人LaurenKim说,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数据相关设备的兴起,个人和企业客户也会增加其数据使用量,因此更有必要建设一个大容量网络,如LTE网络。
LTE技术已在欧美市场崭露头角,瑞典电信运营商Telia-Sonera去年年底推出了LTE的商用服务,总部位于美国的移动通信业巨头Verizon无线也将于本月开始提供这类服务。
虽然分析人士说,运营商在采用LTE技术上面临短期挑战,但运营商说投资建设LTE网络对其未来业务增长十分重要。多家市场调研公司表示,随着运营商不断升级网络,未来几年处理多余数据流量的速度会加快,数据业务的收入有望持续增长。伦敦市场调研公司Ovum预测,2015年全球移动数据收入将从今年的9068.2亿美元增至1万亿美元,增幅10%。相比之下,2015年全球移动语音业务收入将从今年的6633.6亿美元降至6079.1亿美元,下降8.4%。
日本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NTTDoCoMo正投入3000亿日元(约合35.7亿美元),计划3年内升级至LTE网络。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山田隆持说,公司将于12月24日在日本市场提供一种使用LTE技术的全新数据通信服务。香港流动通信有限公司上月在香港推出了LTE商用服务,投资额约为5.23亿港元(约合6725万美元)。山田隆持预计,到2015年3月底,NTTDoCoMo的LTE用户数将达到1500万。截至今年10月底,该公司有5690万LTE用户。山田隆持认为,智能手机正带动数据业务收入不断增加,预计2012财年公司合计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将出现反弹。
韩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SK电讯计划2011年下半年在首尔推出LTE商用服务,并将推动在2013年年底前建立一个可覆盖整个韩国的LTE网络。韩国最大的固定电话运营商韩国电信的发言人说,预计LTE投资有助于提升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该公司表示,计划在2011年至2014年间为建设LTE网络投资1.67万亿韩元(约合14.6亿美元),并计划于2012年推出LTE服务。
尽管如此,一些分析人士还是对升级至LTE所能带来的好处持怀疑态度。研究公司IDC的分析师BillRojas说,宽带规模增大并不一定会提高每用户平均收入,还要再过几年才能评判数据驱动型的新业务模式是否有效。ARPU是衡量电信运营商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有观点认为,4G手机机型目前较少,这也将阻碍LTE数据业务的增长。市场研究公司Frost&Sullivan的分析师Jayesh Easwaramony说,是否能够普及4G手机将是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光有LTE网络是不会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