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这个名词,似乎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预示着中国未来移动通信业发展的美好前景。但是在那些移动服务运营商的地方基层员工看来,这个词汇现在却绝对是他们挥之不去的梦魇。
2009的3G元年,现在看来为3G在中国的发展孕育了一个无比坚实的根基。仅仅经过一年后的2010年,3G在中国的发展就呈现出了一种令人眩晕般的爆炸式增长态势,3G业务的规模节节攀升,有预测就指整个2010年中国3G手机的用户会暴涨至6000万之巨。但是在这一欣欣向荣的繁华表象之后,警觉的观察者却隐约看到了一个新的巨大泡沫即将浮起的景象。
3G的疯狂增长,现在似乎还只是一个没有盖棺定论的神话。而全员营销,就是这个神话的最大书写者。
全员营销成心理杀手 运营商员工论坛爆粗口发泄不满
3G竞争愈演愈烈所带来的沉重心理压力,已经让三大运营商的基层员工怨声载道。
自从中国进入3G时代以来,三大运营商就在这块他们认为“钱途无量”的新大上陆展开了捉对的惨烈厮杀。为了在这个仅仅经过不到一年就有饱和趋势的市场上尽可能多地争取到新增3G用户数,不断加量的考核指标在运营商的公司体系中从上倒下层层摊派,从总公司到地方运营商,最后再到最底层的基层员工,一波接一波的营销任务就像汹涌的浪潮一样让人有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为了完成这些看似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些运营商的基层员工使劲浑身解数调动起他们所能获得的全部人脉资源,从身边的家人、朋友再到学业各个阶段的同学,甚至是作为竞争对手的同行……整个人际关系网被事无巨细地搜索了个遍,但就是这样,也还是常常完不成放号的任务,最后只能发展到不得不自己花钱买好完成指标的地步。
这种耗尽一个人一切精力的“全员营销”方式,对于运营商的基层员工来说,已经变成了一只无时无刻不在他们身后徘徊的恶魔,他们在现实中似乎永远也不能逃避这只恶魔的骚扰,于是一些人的心理承受力已经接近了崩溃,开始在网络这个还能多少保留自我与自由的地方尽情宣泄他们的愤懑。
来自中国移动的员工最先于去年7月份在国内某论坛发帖表达了对公司3G营销策略的不满。该帖子的标题就直指中国移动是“第一个开始了3G全员营销”的公司,对公司借着“10周年庆典”在内部营销3G上网本的做法表示出了强烈的抵触情绪。该员工抱怨说在金融危机这样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已经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员工还被要求以接近4000多元的价格购买移动3G上网本,而且在以前已经买过一次的情况下这次还要再购买一次,而如果夫妻双方都是移动员工的话,那么还要一人买一个。“放屁!营销是你这样搞的啊? 你这哪叫营销?明显就是强卖!”对于移动的这种营销方式,发帖者不惜以爆粗口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强烈不满。同样于去年九月份,网易科技论坛也出现了一条“曝光联通无耻的3G全员营销!!”的帖子,该贴声称广东惠州联通发文强迫每个员工至少全员营销要开8个,室主任以上要开10个,如果完成低于80%,绩效就不可以评为B级员工,更有领导暗示,必须完成8个的指标,否则将有被裁员的风险。
全员营销造假象 繁华背后是资源与人才的双重浪费
现在中国3G用户的激增,将来可能会被证明只不过是一个表面光彩无比内里却空洞无物的数据陷阱而已。据有关人士分析,在那些新发展的的3G用户群中,选择停机不用的用户率达到了40%,且剩下的3G用户中活跃的使用者也不超过总体的20%,更有甚者,在拥有了3G卡号后却还在继续使用2G的手机终端。3G号码,应该是运营商和使用者共同珍惜的宝贵通信资源,但是在有将近百分之80%的号码完全没有或者没有充分得到利用,且有些号码就算被使用也没有发挥出3G的优势与特性的情况下,各运营商还在不遗余力地拼命地发行新的号码,在用户数上制造光鲜的假象,不断将泡沫越吹越大,陷入资源浪费的恶性循环却视而不见,实在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而且在“全员营销”的营销理念下,各运营商不仅给专门负责销售的员工下达指标,甚至还发动市场、客服和技术等和销售没有直接关系的部门来进行营销活动,这更是一种短视的人才浪费行为。因为这不仅会打乱公司日常经营运转的节奏,使得员工将过多的精力放到营销上,而属于自己本职工作的客户服务与技术支持却受到了轻视以致荒废,长远来看,这也对公司的技术进步与发展战略的制定产生不利的影响。
现在也许是运营商重新审视“全员营销”这个理念的时候了,就像有网友在上述帖子的回帖中所表示的那样,全员营销并不是全员都要搞营销,这一理念已经被中国的运营商搞变了味。
中国3G市场的发展前景是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现实的情况是这一市场还在慢慢培育之中,能够拓展的空间有限,运营商们应该带着耐心和负责任的心态去精心呵护这个还在成长孕育中的市场,期望用“全员营销”这种猛药去揠苗助长,所得到的那些华而不实的业绩数据只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