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9/7/20 09:44

TD设备被替换,有多少借口可以重来?

IT商业新闻网  

7月18日,经济观察家,对业界热炒的大唐的TD设备被替换做了一次非常有意思的报道,最值得品味文中给出的有关号称TD领头羊的大唐突然折戟的原因的分析?

尽管我们通篇看不到大唐内部人士的只言片语,但是专家和媒体的猜测却非常耐人寻味,细读该文,发现一些理由总有让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者有点让人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味道,闲话少说,我们还是来看看几个借口吧:

借口一:客户关系不到位。

由于中移动这次改变了游戏规则,由各省按照2A+1B的方式上报选择设备供应商。这样,由于在31个省由于大唐客户关系不到位(说白了,言外之意是说大唐在大部分省都没和移动的人接触过),所以没有收到礼遇,“竟然”只有6个省选大唐。

这个借口有意思之处在于,好像只要大唐能够把客户关系潜规则的搞好,他就能被31个省礼遇,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可能当初在大唐家门口的北京就不会落到其他设备供应商手里了。

不过回头看看大唐,要是真能做好客户关系,估计也是很困难的事情,大家可以去看看大唐的网站,在招聘都是些什么职位的人就应该明白就是客户关系做不好,也是情理之中。

如果说中移动要在全国布网这件事情是国家秘密,大唐不知道,所以才不到各省做客户关系,那么才有情可原。

借口二:非市场化出身。

国有体制成了大唐竞争的绊脚石,因为国资委不允许国有资产流失,所以大唐不能低价或者免费替换。

逻辑貌似严密无懈可击,可是如果考虑到中移动也是国资委的央企,是不是这种免费替换下来的设备被闲置甚至被卖废铁,是不是国资委需要按照国有资产流失处罚中移动呢?

顺着这样的逻辑,用户就只有忍受一张非精品的比2G还差的3G网了吗?好像这也不是国资委愿意看到的吧。

回头再来看,如果没有国有体制,大唐可能早已经成为历史,况且如果说国有体制是问题,那么挂着国有体制牌子的国企好像也有很大比例市场化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

十年一剑,难道在此期间大唐就从来没考虑过在TD市场化之后该怎么做吗?

借口三:竞争对手低价圈地,自己没本钱

产品线单一,和竞争对手相比,不能做到产品线之间的交叉补贴,所以面对竞争对手的低价策略时,束手无策。

这好像的确是大唐的软肋,但是有一个问题其实值得思考,那就是大唐集团本身产品线也是涵盖了终端、微电子、交换、软件等一系列产品线,难道面对竞争大唐移动只能再次向国家借贷纳税人的钱?是不是需要仔细思考下当大唐在十年一剑苦练的时候,竞争对手在做什么也贡献了什么?

三个借口,总而言之,就是一个“钱”字。

被替换的原因:实验室样机?

经济观察报通过工信部官员的口,无意或者有意中泄漏了大唐设备被替换的真正原因。

“都是实验室的样机”

看到这里,可能用户对TD的在最初的一些业务上的表现的困惑终于可以有了答案。

十年一剑,出来的还是“实验室样机”,再加上缺少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持,配套系统和设备也可能是实验室的,这样的实验室加实验室,如果还能继续说服运营商继续采用这样的设备,不知道是不是对用户和市场负责?

浴火重生,没有借口

网络质量不能比2G差的要求是基本要求,而中移动一直以来就是一网络质量优质所著称,中国移动的运营机制和管理机制也都是公开的信息可以获得,对服务和设备供应商的严格要求亦非国家机密,HW和ZTE为代表的电信两强的实力和竞争风格也是为业内所共知的,所有这一切都是市场竞争中确定的外部因素,但是我们发现,国有体制的大唐在突然断奶之后还是有点手无足措

可能需要做的真的不再是寻找借口,也不是再抬出所谓影响产业这种威胁来做筹码的时候了。如果大唐不想错过中国3G快班车,浴火重生已经刻不容缓。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标策略,看看HW和ZTE是怎么做的吧。(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