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9/5/12 09:11

3G风暴将全面袭来 2G还能“苟延残喘”几时

慧聪通信网  冯菊

随着5·17的逼近,3G从试用体验到三大运营商全面商用推广,3G的风暴袭击的范围将越来越大,越来越广。3G的影响力将大幅度升级,,将对2G造成严重的冲击。那时的2G的发展将何去何从?是全军覆没还是仍有大批2G战士?就目前的形势研究,2G升级到3G原本是用户非常期待的梦想网速快了,资费便宜了。但是,现实却因为运营商对3G准备不足,3G问题和用户问题多,又因为没有充分考虑过渡期的政策,3G用户面临着丢失的风险。预测2G将仍立足通信战场,兵力会延续3-5年?

运营商疏于3G过渡管理制度

运营商全力竞争3G之时,对2G用户无暇顾及,造成很多不合理的制度,其中因为消费者怀疑计费系统有问题,网速较慢要求退或者转网的例子在电信营业厅就遇到不少,但是,为什么不能退网或者换网呢?电信业是服务行业,其产品也应该是商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三包”(包修,包退,包换)在电信领域就行不通。

消费者重复性花冤枉钱

2G升级到3G消费者重复性花冤枉钱比比皆是。其实,三大运营商和SP都存着这种对消费者不利的规定。譬如,消费者如果想改同TD手机中国移动的声明是“三不换”(不改号、换卡、登记),但是那一个用户不换手机,能用TD服务吗?虽然一部手机价值仅仅几百元,但是,这部分费用还是消费者来承担。另外,运营商推出的无线上网本,虽然有运营商推出1元钱促销,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费用还是消费者承担。譬如上网卡,用了3G的上网卡,2G的卡不就作废了吗?这其实还是小问题,更重要的是,2G的费用不会为3G抵账。其实,消费者办理3G业务后,无论你是不是该运营商的老用户,最多能够保住号码,其它的资费还是和新用户一样,重新缴纳费用。这对消费者来说,和重新办理一项3G业务没有任何区别。

3G仍面临不少问题

1.3G网络能够提供的带宽是无法和固定网络提供的带宽相比。

与固定网络相比,3G网络带给人们的便捷就是其特有的移动性,用户能够在移动环境下仍然能保持与互联网的连接。根据目前业界对3G的描述,3G网络能够提供给用户的速率,在静止情况下可以高达2Mb/s;在室外步行环境下仍可达到384kb/s;在高速移动环境下就降低到144kb/s。

但是在3G环境下是否能够达到这样的速率,运营商和用户对此都比较疑惑。就好比GPRS网络一样,其理论上在CS-1/CS-2能够达到115.2Kbps的速率,但是根据目前GPRS的使用情况表明,在运营商GPRS网络的信道配置中,很少有可能将8个信道全部用于GPRS,因此,实际上GPRS网络能够达到的速率就远远低于人们的期望值。此外,在3G初期,运营商还将尽可能地考虑和现有系统的融合和平滑过渡,因此在此环境下,3G网络能够给用户提供的速率将有可能不如预期那样令人满意。

2.交互式操作比较困难

由于3G终端的使用功能本身不是定位于交互式,因此互联网上盛行的交互式服务,如QQ等,对移动用户而言,若在移动环境下使用,要比在固定网络上要困难得多。

根据业界分析,3G时代对于用户来说将是更注重“体验”的时代。由于先进网络的支持,为用户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和更加真实的体验,因此,终端的局限性是运营商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3.移动内容提供商还不成熟

目前,固定网络上的互联网服务的内容提供商已经非常多,也非常成熟了。然而要将这些在固定网络上精彩的内容同时展现到移动用户面前,难度却要大得多。正如当初WAP推出时一样,虽然该项技术很大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和重视,但是还是失败,虽然原因很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内容匮乏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4.用户还缺少无线上网动机和时机

通过对用户日常行为的分析可以得知,对于用户而言,每天主要的环境就是办公场所和家里两个地方,除此之外,就是办公场所和家之间的路途。由于宽带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发展,宽带接入所需花费的开支越来越低,用户在办公场所或者家里通常只会使用固定网络上网。即是说,用户有可能通过无线方式上网的场合基本上只有用户在办公场所或者家之间的路途上而该段时间正好是上下班高峰期。

2G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2G与3G过渡中的重重“瓶颈”,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3G用户的增长,给用户造成了经济上的负担,背负着被欺骗的阴影。对运营商来说,服务支持部分因为应付因此带来的投诉问题疲于奔命。但是,消费者对此却并不买账。

而2G市场本已经是健全市场,不存在着3G这些诸多的问题。在3G初期,还未成熟之时,很多用户不会当出头鸟去当这个3G冤大头,所以目前2G将还会有不少的市场,2G和3G持续并存。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