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最难忘的一年,因为千万年以后的史书中不可能记住这一年。而在这年最后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国3G发牌的决议,对于中国通信行业来说,同样也是划时代的一年。随即,有关3G的讨论和报道铺天盖地,折射出中国人民对于3G的期盼和渴望。
对于重组以后打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技术发展3G技术,显然国家有自己的盘算;对于百姓来说,能够满足生活以及工作需求的网络技术就是好技术: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过,笔者在此不得不给3G经营者和消费者提前泼盘冷水,按照目前的状况,这猫还真不容易抓住。
从过去大半年中移动TD商用的结果来看,尽管官方的“调查”显示,TD商用比预期好,不过,这些调查并没有公布“预期”是什么,“好”在哪里。从艾媒市场咨询关于TD商用的情况调查来看,TD商用用户对于试用满意度几乎是一边倒,有78.7%的试用用户表示了失望和不满。虽然调查并没有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分析,不过笔者分析认为,除了信号覆盖的不足以外,TD的商用环境并没有给这条高速公路创造良好的服务站。
按照TD商用推广的广告来看,可视电话是其主要卖点。不过,从笔者的走访研究上看,对于可视电话有抵触感觉的用户还真不少,比如习惯在电话中撒谎的恋爱男女、夫妻;喜欢在生意场上玩点手段的生意人等,而对于可视电话有感觉的主要是希望和自己分享快乐的某几个瞬间。因此,反思未来3G应用的拉动力,相信是运营商竞争以及由此创造的拉动力的最大关键。
笔者在无线互联网行业的实践中认为,3G与2G之间,并不能看作是飞跃,而是很实在的过渡。所谓的过渡,是无线用户在使用无线互联网络中对于新技术渴望的追求而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展示和普及应用的机会。比如说手机游戏,笔者一直在任何场合下都坚信中国的程序员绝对有开发出世界一流手机游戏的能力,但是,可怜的中国游戏程序员大多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他们开发出的游戏还得看电信运营商的喜怒哀乐,否则他根本没有卖的机会;读书是中国人数千年来的习惯,据说仅次于吃饭,但是在手机上也只能是放置一些盗版图书,因为大多手机网站运营商没能够向出版社等版权人支付得起昂贵的版权费,这并非是用户不愿付费,而是网站运营商不敢收费,因为每一笔收入,收费渠道商会分掉40%左右甚至更高的“手续费”和“坏账”(税收另计);而对于在手机上发展其他商品的电子商务活动,第三方收费渠道商分掉你手头的40%的的营业额,再加上赖账几个月,相信比实体店还更没有利润空间,谁又敢做呢?
因此,笔者认为,无论是行业决策部门还是电信运营商,如果期望3G能够快速普及,并且可望成为语音以后又一暴力增长点,无论是商家,用户的参与性是关键。假如在2G年代,支付通畅,成本低廉,大量的商家踊跃参与无线网店无线业务的开发和推广,用户自然倍数增加,而势必造成对于2G网络速度和体验的不满,对于3G网络的渴望自然在内心就形成了。可怜的是,目前的中国移动支付目前却还是一潭烂泥。
邓小平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经济繁荣,也是拉动社会创造力的根本动力。相信这句话最能表达笔者在本文想表达的根本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