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专访
2011/6/10 10:48

中兴点睛IPv6发展:亟待提高终端侧及业务侧积极性

C114中国通信网  于艺婉

C114讯 6月10日消息(于艺婉)2011年6月8日,CNGI专家委举办推进IPv6研讨会。在当天的研讨会上, CNGI专家委发布IPv6倡议书、提供多种方式的IPv6用户体验活动、举办IPv6相关技术研讨等多项活动。中兴通讯作为IPv6设备以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期间,中兴通讯获得CNGI专家委的网络资源、场地资源的支持,现场组建IPv6双栈方案网络,布置用户的IPv6接入体验环境,现场演示了IPv4/IPv6 WEB访问、IPv4/IPv6视频业务、IPv4/IPv6 FTP功能等多种业务。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6月8日是全球首个‘世界IPv6日’,作为IPv4/IPv6设备以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兴通讯当天与谷歌、雅虎微软、清华等全球知名机构、企业以及院校共同推出支持IPv6的服务。”中兴通讯有线研究院副院长刘庆良说,“在此次World IPv6 Day的24小时无间歇测试中,中兴通讯采用对Web服务器彻底进行IPv6改造的方案,向用户提供官方中英文主网站www.zte.com.cn和wwwen.zte.com.cn的IPv6访问。”

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能力

2011年2月3号,IANA(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从全球IPv4地址资源池中分配了最后的IP地址段。亚洲、欧洲、北美将会在1-2个月内耗尽其资源池。IP地址资源的耗尽促使IPv6的进程加速。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兴通讯与江苏电信共同进行了IPv6试点应用。“中兴通讯提供基于IPv6从机顶盒终端到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在内的IPTV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试验了IPTV的认证,以及宽带上网业务的认证和计费。”

江苏电信的试点是一个从IPv4向IPv6演进的测试,IPv4和IPv6混合应用。“测试效果不错,为中国电信IPv4向IPv6迁移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和指导意见。”刘庆良说。

中兴通讯自2001年初组建IPv6研发团队,在IPv6/IPv4技术上的研发投入已持续近十年,是国内首家获得IPv6 Ready第一阶段认证的厂商,已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栈操作系统平台、全系列IPv4/IPv6双栈数通产品,提供覆盖终端、承载网以及业务的端到端IPv6演进方案。

就在6月8日的推进IPv6研讨会上,中兴通讯还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IPv6的TD-SCDMA终端。目前,中兴通讯与中国电信在多城市部署了IPv6网络。据刘庆良介绍,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也已经在多省市展开了IPv6的试点合作。

凭借十年持续投入及积累的经验,中兴通讯在2010年获得了“IPv6设备商用奖”的荣誉。而且,中兴通讯与运营商的IPv6试点不仅局限于国内,2010年中兴通讯的ZXR10 M6000电信级路由器已经打开欧洲市场。

刘庆良介绍,今年中兴通讯还将与西欧一大型电信运营商进行IPv6的大规模试点工作。通过与全球运营商的积极合作,中兴通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全面完善了端到端的IPv6解决方案,为IPv6真正实际部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终端侧和业务侧驱动力不足

尽管整个业界都认为IPv6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IPv6的脚步无疑是蹒跚的。刘庆良给出了这样一组数字:在全球前1000家网站中,只有1.45%的网站实现了IPv6化。更多的网站是雷声大雨点小。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IPv6光打雷不下雨的局面呢?在今年4月的某IPv6会议上,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对下一代互联网提出了四点建议,而且把亟待国家政策的支持放到了第一位。“国家政策指导和扶持是我国下一代互联网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良好政策环境有利于产业链形成统一的共识,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共同推进。”

赵慧玲同时还指出,终端网络内容和应用协同推进是我国下一代互联网顺利发展的决定因素。所以建议尽快发布下一代互联网商用时间计划,安排这样的时间表,来拉动终端和网络设备尽快成熟商用,确保IPv6内容和应用源,确保IPv4内容迁移到IPv6内容上去。

“由于IP地址资源的匮乏问题,电信运营商在从IPv4向IPv6上迁移的动力是最大的,作为设备厂商,一定要第一时间跟进。但是,终端侧和应用侧跟运营商是松耦合的关系,产业链上的这两个环节在推动IPv6发展上可谓驱动力不足。”刘庆良说。

不言而喻,如果终端厂商在产品上增加支持IPv6的功能,势必会造成硬件成本的增加;应用侧也是如此,在IPv4向IPv6过渡的过程中,需要为用户提供无感知的体验,所以,要提供IPv4和IPv6的双栈服务,应用提供商的成本也会增加。

“所以,除了政府的政策引导外,还要有更新的模式来触动终端侧和应用侧的积极性。比如,终端侧的采购更倾向于IPv6,或是提供IPv6服务的网站竞争力得到提升等。总之,产业链各方的利益得到平衡后,更有利于共同推进IPv6的整体发展。”刘庆良。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中国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