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 1月20日专稿(蒋均牧) 日益丰富的多核处理器对电子制造业的影响正在迅速蔓延,为嵌入式系统的架构变革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而虚拟化是降低多内核处理器系统开发成本的关键。
2008年岁末,针对多核处理器虚拟化技术及最近十分热门的多核加速技术的2008 Wind River(风河)中国开发者区域大会在国内几大重要城市巡回展开。在大会上,风河系统公司副总裁兼工具及通用技术产品部总经理Tomas Evensen接受了来自C114等媒体的采访,就风河在多核、公司经营等方面的进展与记者做了分享。
风河系统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设备软件优化(DSO)厂商,也是业界唯一提供面向行业市场的设备软件平台的厂商。其vxWork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OS)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在民用领域也随着嵌入式系统的迅速发展得到了推广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
风河系统公司副总裁兼工具及通用技术产品部总经理Tomas Evensen
□ 追求与标准接轨
记者:07年大会的主题就是多核开发。08年一年来,您认为处理器架构等技术环境有了哪些变化?风河的技术、产品、服务有了哪些相应的进步?
Tomas:事实上我们专注于多核并不是开始于去年而是2年前。业内各界包括用户等都认为,多核开发进入了下一个阶段,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核技术不断发展。
我们公司则是改良和加强这些虚拟化技术、还有核与核之间通信、开发新的工具等。同时增加更多新产品,在硬件方面2009年将有很多新的处理器上市。
记者:风河宣称自己是第一家满足了CGL 4.0要求的厂商。请问CGL 4.0对软件平台提出了哪些要求令大多数提供商一时难以达到?这对风河而言,有怎样的意义?
Tomas:CGL4 .0对于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非常高,这显示我们紧跟潮流而走。其他公司早晚也会到这一步的。
记者:用户之所以信任并选择风河,您觉得主要出自哪些方面考量?
Tomas:原因当然非常多,我认为有三点比较重要的。
首先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第二公司比较大,不会突然破产,5年后10年后也继续运营,用户不用担心购买产品后无人负责售后;第三因为规模大,所以我们能够很好地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
此外我们非常注重追求与标准接轨,跟着新的趋势前进,这点也是用户非常看好的。
□ 风河vxWorks:面向嵌入式研发量身定做
记者:我们知道国内通信龙头企业华为、中兴都选择风河vxWorks作为企业研发的基础平台,国外思科、阿朗、北电等巨头也将vxWorks用于核心产品研发。这些大型企业在选择设备软件的基础平台时一般会注意哪些问题?
Tomas:嵌入式电子设备研发行业中没有统一的硬件架构标准,同一行业的不同厂商所提供的功能类似的设备也存在着硬件处理器、总线类型千变万化的情况,硬件标准的不同往往导致基于其上的软件千差万别。一方面企业为了降低的成本和提升利润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地位,不得不追求价格更低、性能更高的硬件,而硬件的变化势必导致上层软件的相应调整和变化;另一方面,电子产品的竞争也到了要求功能越来越丰富、价格越来越低的程度,导致电子产品的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产品的软件。
以通讯行业为例,往往一个企业的硬件和软件研发人员比例为3:7甚至2:8。要缩短软件的研发周期和提升软件质量,企业的软件必须做到可重用性。必须能够保证:第一、硬件发生变化时不需要更改软件代码;第二、减少重复的测试;第三、加快产品的上市时间。而要做到软件的可重用性,前提就是需要一个广泛支持各种硬件的基础软件平台,vxWorks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
记者:vxWorks在大规模设备软件方面,有哪些别的提供商无法替代的优势?
Tomas:风河所提供的vxWorks设备软件平台是一个面向嵌入式设备研发行业而量身定做的基础软件平台,该平台包括集成化的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工业标准的中间层软件、开发工具和技术。并且风河能够为用户提供全球性7x24小时的支持和服务。 从操作系统角度而言,vxWorks操作系统具有强实时性和确定性。经过航空航天、军工、通信等领域二十多年的用户验证,其可靠性
也是毋庸置疑的。vxWorks是目前世界上支持硬件架构和处理器最多的操作系统,对硬件做了良好的抽象层描述,这样就可对用户的软件做到屏蔽硬件的差异。另外vxWorks据有高度的可配置和裁剪性,用户只需要在友好的图形界面下通过鼠标就可以增加活删除系统组件——小到100k字节,大到几兆字节。
同时风河在vxWorks基础上集成了丰富的商用中间层应用软件,包括TCP/IP协议栈、USB、文件系统、用户图形界面以及多种工业级总线等。这些都减少了客户自行开发和移植的难度,能极大提高研发的效率和减少重复劳动。
除此之外,风河的软件平台同时提供了业内最先进的开发工具Workbench,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开发和调试功能,同时Workbench还集成了大量测试、监测等工具,能最大限度提升研发效率。
记者:全球前20家网络通信厂商都采用了风河的软件平台,而且几乎都采用了vxWorks,有许多也采用了风河的Linux平台。vxWorks和Linux各有哪些特色?用户应该怎样选择?
Tomas:如今的情况是设备越来越复杂、制作工艺越来越复杂,单一的操作系统已经不够了。风河非常关注具有前瞻性的技术,Linux配套的东西做得很好。
vxWorks和Linux两种系统很少冲突,而是相互补充的。vxWorks实时控制比较好,而Linux生态系统比较好,在网上可以得到很多开源的软件,同时对于多媒体应用的开发会选择Linux。所以用户并不单一选择其中之一,往往这两种系统在他们的产品上都是存在的,都能很好地运作。
□ 金融危机将促进企业软件外包
记者:风河的多核技术主要为系统厂商和芯片厂商服务,公司的研发是跟着系统厂商走还是芯片厂商走?
Tomas:两种趋势都有,这主要取决于不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多核的技术对于半导体厂商系统厂商都很重要,尤其是随着技术发展,硬件不同写程序的方式也要改变了。
所以应该说我们是跟着软件走,跟着技术趋势走。现在软件越来越开源了,软件集成、原代码的合并也成为常态,这些变化我们都会有相应的跟随。
记者:金融危机是现在各行各业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从08年风河的业绩来看,公司有没有受到负面影响?
Tomas:根据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来看,金融危机的冬天还没有波及到我们这里,反而有一定促进因素。
对于很多厂商来说受到危机压力,纷纷采取紧缩银根的策略,大部分厂商会停止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转而购买现成的东西或者将这块外包出去。
记者:据预测,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将持续3到5年,风河的开发策略特别是vxWorks的开发策略是否会有所改变?
Tomas:总体而言,vxWorks的开发战略不会有很大的改变,仍将致力于帮助客户减少成本,利用实时的技术和工具增加用户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