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降本、增效”依然是2025年装备制造业数智化建设的重要指标,也是AI等数字新技术助力企业智能化转型加速,实现数字化更好赋能业务的价值落地空间。 西安市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其装备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更有多家企业上榜“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及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那么,这些高标准的应用典范是如何在达到降本增效目标的同时,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愿景的?
2025年5月10日,在由ENI与陕西CIO圈子联合主办的CIO智行社上,某装备制造企业副总工程师裴建平通过所在企业的数字化建设经验及应用场景的分享,介绍了航空离散制造数智化转型的实践路径。康普北区技术专家许楠结合目前制造企业在网络布线时遇到的共性和个性化的挑战,介绍了康普的解决方案。ManageEngine卓豪售前工程师范楷则从制造业企业运维遇到的管理层“三高”困境、执行层“三难”困境、用户层的“三不”困境,介绍了ManageEngine卓豪在IT运维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的帮助。
智能制造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项目,尤其是航空机载离散制造特征的智能制造,需要系统规划,持续推进,以及多专业、多业务域的协同,更强调业务流程变革与技术创新应用相融合。某装备制造企业副总工程师裴建平介绍了该企业在推进智能制造的初期,通过集合除研发外的所有制造领域人员成立单独部门,并制定完整规划,为智能制造持续发力、实现智能制造目标提供了组织与规划的双重保障。
某装备制造企业副总工程师裴建平
在具体实施做法方面,该公司按照“制造工艺数字化、生产制造智能化、生产管控信息化、设备管理网络化” 四个方向进行全面能力提升,实现制造过程由“制造”变成“智造”的目标。制造工艺数字化方面,通过数字化工艺平台、工艺知识库的建立,夯实工艺基础、保障制造稳定,以及聚焦现场制造,以精益为手段,从点-线-面-体多维度深耕精益改善,提升制造效率。生产制造智能化方面,充分考虑离散制造特征,依照自动化建线基本原则,建成多条不同专业并具有显著柔性特征的自动化单元/产线,实现柔性高效的生产模式。生产管控信息化方面,搭建基于IOT的智能管控平台,向上集成各类应用系统,向下连接各种生产设备,通过“下采上控”的管控方式,实现多品种小批次产品准时、齐套产出的高精度协同。设备管理网络化方面,通过部署MDC(制造数据采集)系统,打通设备互联互通,实现系统运行数据的动态采集和实时分析,生产过程的智能管控。
作为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石,网络基础设施是确保生产流程顺畅、数据实时传输的关键。康普北区技术专家许楠在“康普布线助力中国“智”造-康普制造业布线解决方案介绍”的演讲中基于目前制造企业用户网络复杂、防火安全要求高、灵活部署、高可靠与稳定性、远程自动化管理等共性需求,以及芯片制造和生物医药企业需要洁净厂房、DIN导轨强弱电统一部署、灵活调节产能等个性化需求,展现了康普针对不同制造企业的需求可以提供的完整解决方案。
康普北区技术专家许楠
针对制造业中大量存在的远距离设备供电和信号传输需求,康普推出了GigaREACH XL锐达250远距离铜缆传输解决方案。通过专利技术,实现了1千兆位PoE(最远150米)、100兆位PoE(最远200米)和10兆位PoE(最远250米)的稳定传输,同时,支持长距离90W PoE供电,在简化IT资源管理的同时,有效节省企业存储投资达30%。
随着企业数字化的不断深入,新设备与新技术持续引入,企业设备数量呈爆炸式增长,系统架构日趋复杂,同时运维操作过度依赖人工,技能迭代速度滞后,这些状况都给企业的IT 运维带来了巨大挑战。ManageEngine卓豪售前工程师范楷在演讲中,针对制造业企业运维遇到的管理层“三高”困境、执行层“三难”困境、用户层的“三不”困境,介绍了了包含保生产、提效率、创引领三大方面的解决方案,旨在通过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实现业务连续性保障、运维效率提升及技术创新引领。
ManageEngine卓豪售前工程师 范楷
保生产方面,通过综合网管监控管理体系,对IT基础架构、业务系统及机房动环进行全面监控,确保业务连续性。提效率方面,基于ITSM标准,构建服务治理体系,利用低代码平台、智能巡检、自动治愈等工具,帮助企业实现运维流程自动化。创引领方面,AIOPS应用集成AI技术,推动运维智能化发展。并通过数据分析平台,为业务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演讲的最后,范楷展示了ManageEngine卓豪涵盖IT服务管理、网络性能管理、主机应用管理、安全管理等在内的产品矩阵。
在活动尾声的讨论环节,与会的30多位装备制造企业的 IT 负责人,围绕三位嘉宾的分享内容,结合企业数字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困境,与嘉宾展开深入探讨,并分别分享了各自在企业数字化建设中的实践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