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移动平台
2022/7/30 16:22

王恩东院士谈CPU创新自主:不能“躺平”,但更要避免一哄而上

C114通信网  

C114讯 7月30日消息 今日,2022中国算力大会在济南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性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恩东作了题为《拓长补短,做强算力产业》的主旨报告。

王恩东指出,无论是从宏观、中观、微观哪个层面,都能发现计算力与GDP,与行业兴衰,与企业价值存在着密切关系。而计算力的载体,无论是超算中心,智算中心,云数据中心哪种形态,其最终落脚点都是服务器。可以说,服务器是算力基础设施的基本单元。而国内服务器产业发展情况又是如何呢?

在服务器整机研发环节,国内已经形成了比较强的产业玩家和研发团队,在服务器性能、可靠性、能耗比等方面,我国已经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在服务器整机制造层面上,PCB、服务器整机的的国内制造能力,在全球都是领先的。在通用服务器领域,浪潮、联想已经进入到全球前五。在AI服务器方面,浪潮、联想、新华三等已经占到了30%以上的全球市场占有率。

在服务器基础软件层面,国内自主研发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已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互联网行业,操作系统基本都是自研的,尽管是基于开源社区,但也不存在对国外的依存问题。在政府、通信、金融等方面,国内的操作系统也得到比较好的应用。

在数据中心管理软件层面,基本都是基于开源软件来构建,实现了运行系统的自主可控。

在基础软件层面,特别是在数据库产品上,尤其是关键应用中的集中式数据库,国外品牌还占了90%以上。但是行业在改变做法,尽量减少集中数据库的应用,改用分布式数据库来解决问题,已经形成了国内国外基本相当的水平。

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集成电路。服务器芯片,无论是通用处理器还是加速器,对国外的依赖程度是非常高的,解决问题的难度也非常大,特别是在半导体装备和制造方面。

对此,王恩东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原来的长板还要坚持,要好好发展,要参与全球分工,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来提升整机产业的标准化、国际化和规模化的水平。第二,还是要夯实基础,要补齐短板,尽快坚持长期投入,强化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大力发展相关产业的基础产业,尽快补齐基础电路的短板。第三,要加强顶层规划,规范产业发展,不能因为落后不做而“躺平”,但更要避免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的问题,“这个问题尤其在CPU发展过程中,这个问题还是很严重的,要集中力量打造CPU的技术芯片;打破技术壁垒,不要烟囱林立,要推动算力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开放化,实现算力建设的分工合作,从而形成开放融合,相互依存健康发展的算力产业。”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