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权为《邮电设计技术》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电设计技术》编辑部
摘要:我国东部地区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普遍面临资源紧张的问题,数据中心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更需要从规划和设计阶段采取针对性措施,在有限的土地及建筑空间内最大化提升利用率。以某数据中心项目为例,对园区和建筑平面的集约化布局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提出在满足工艺要求和投资受控的基础上,适合数据中心园区在有限空间内最大化提升出柜率的措施,助力东部大数据产业园区的建设推广。
关键词:数据中心;出柜率;亩产率;集约模块化布局
doi:10.12045/j.issn.1007-3043.2023.06.015
前言
随着建设量的不断扩大,数据中心的土地、电、水、材料等资源消耗量及其在社会整体消耗量中所占比例逐年攀升,在东部数据中心的建设中,短时间内单靠增加外部资源(土地、开发指标等)的代价太大,且不符合“东数西算”总体思路。所以只有通过对布局进行创新优化,提高利用率和出柜率,才是最为有效的方式。
某数据中心是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的重要节点,是满足未来数字化转型需求和金融政企、高科技企业数据服务需求的国际化数据中心。总用地面积为55863㎡(83.8亩),总建筑面积为13.75万㎡,规划机架数为14554架,PUE值为1.25。该项目在设计阶段,结合国家东数西算政策总体要求,面对该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在工艺要求和投资受控的基础上,通过高指标牵引,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集约模块化布局等方面的多措施并举,最终各项指标均在业界领先:超高亩产率(173架/亩)、超高建筑利用率(81%)、超高出柜率〔7.9㎡/架(8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