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权为《邮电设计技术》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电设计技术》编辑部
摘要:5G网络已初具规模,但5G流量占比仍较低。在数字化运营的背景下,如何提升5G网络效能和通过5G分流解决4G负荷是当前的重要课题。落实数字化运营要求,通过O+B联合分析,从终端、网络和用户等维度剖析影响5G终端渗透率、终端登网率和流量驻留比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提升举措,实现5G网络感知和效能双提升。
关键词:5G;效能;渗透率;登网率;流量驻留比
doi:10.12045/j.issn.1007-3043.2023.03.010
概述
1.1 5G网络已具规模但利用率较低
自2019年5G牌照发放后,经过几年的大力建设,中国联通5G网络覆盖快速提升。但当前5G利用率较低,以某省为例,2021年3月5G平均每小区日流量仅为4G的1/3,PRB利用率为5.2%,全网5G总流量占4G/5G总流量的6.6%。
1.2 4G负荷高
随着移动网络向5G演进,网络投资向5G倾斜,4G容量投资受到严控。但截至2021年第1季度,4G流量仍保持缓慢增长势头,4G网络处于高负荷运行,4GPRB利用率为40%,高负荷低感知小区占全网3%。
1.3 数字化运营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充分运用O+B联合大数据分析能力(见图1),实现5G效能提升,并通过4G/5G容量协同降低4G高负荷,提升用户感知,实现网络效能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