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
张梅奎 301远程医疗中心主任(代)

5G-远程医疗新纪元·演讲摘要
医疗行业和移动通信的结合点主要集中在远程医疗,预计到2018年底市场规模将达到172亿元。目前,诸如超声诊断仪,可穿戴监测仪,运动手环,运动手表等智能终端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可以将信息传输到远程医学中心,让医生给患者一种诊断。但在搭建互联网重大疾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互联网高危人群预警以及手术远程操作等方面,如何解决互联网医疗最后一公里的延伸问题和时延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17:00
叶光华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健康服务促进会副秘书长

养老产业:机遇与挑战·演讲摘要
伴随着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产业和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养老和移动通信两大产业目前的结合点主要还是在连接和定位方面,叶光华希望通过移动互联,云计算、5G等新技术的革新,为养老产业赋予新的技术动能。

16:40
曾浩洋 中国电科首席专家

5G安全中的密码应用探讨·演讲摘要
之前,移动通信系统架构密钥管理是很简单的,因为它的安全级别很单一,没有升级,服务对象也很简单,支持的对象主要就是会话和短信。但是到了5G之后,由于数据多样化和参与者变得更多,包括提供商、移动运营商还有密码服务提供商,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多方参与的密码保障体系,可以提供密码安全保障体系,更好地保障密码体系的安全。

16:20
谭晓生 360首席安全官

5G网络安全展望·演讲摘要
谭晓生认为,随着5G的逐步到来,我们迎来了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连接和智能化设备,也就意味着攻击的泛在化,安全已经成为了不可回避的话题。360在今年加入了3GPP,就是希望能够带来一些跨界思维,从安全的角度为产业链做出自己的贡献。

16:00
谢飞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演讲摘要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目前正在对智能网联汽车系统与性能方面进行测试,今年还会跟大唐和华为协作,基于高精度电子地图和5G对车辆进行定位和速度的控制,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测试评价。谢飞预计,到2035年,中国将成为最大的无人驾驶汽车市场。

15:40
李云洲 清华大学教授

开放和开源5G·演讲摘要
Open5G开源社区的创立是为了搭建5G及未来演进系统协同创新的平台,团结5G优势创新力量,引领全球5G创新发展方向,打造5G产业生态环境。经过几年的研究工作,Open5G开源社区已经形成了四域三层的完整研究体系:包括终端、空口、覆盖和处理等四个域,以及基础资源、网络、业务与服务等三个层面。

15:20
侯自强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5G开源与区块链·演讲摘要
侯自强认为,原来的移动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理念,已经很难满足移动互联网和万物互联时代扁平化的需求。5G作为向未来网络发展过渡的重要环节,是一个很好“重塑”计划,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他呼吁产业界通过引入开源社区、区块链等新的技术理念,重新认识未来网络。

15:00
秦飞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5G研发部总监

5G智能终端,持续创造惊喜·演讲摘要
作为5G标准研究领域的新生力量,维沃移动在去年成立了5G研发部。秦飞认为,5G将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而手机将演变为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终端。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智能手机将具备深度学习的能力,通过高性能低成本的5G网络,智能手机将与网络中的各级智慧运算中心进一步互相协作,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智慧化的服务。作为终端厂商,vivo可以更好的掌握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秉承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去解决消费者在终端使用中的问题。

14:30
中兴朱伏生:希望业界在5G网络部署方式上达成一致

中兴通讯无线经营部总工程师朱伏生说,从网络架构来看,5G将是无处不在的网络,所谓“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在5G时代,可穿戴设备通信、机器人海量通信、自动驾驶等需求低功耗、低时延、大带宽、高可靠性网络的应用将纷纷面世。
>>>>更多详情

14:10
万蕾 华为无线网络标准专利部部长

让5G更有生命·演讲摘要
万蕾认为,产业界正在关注的5G标准,是在定义和规划未来十年到三十年的信息通信体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要让让5G更有生命力,就要在它出生的时候给它赋予更强大的基因。在她看来,产业的可扩展性、全球性统一标准的规模优势和良好的用户体验是5G能否成功的关键。

13:50
Magnus Ewerbring 爱立信公司亚太区CTO

建立5G全球创新和产业合作·演讲摘要
爱立信目前正在和运营商以及垂直行业开展合作,来对5G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进行验证。同时,在商业层面,爱立信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在MWC2017上,爱立信推出了分别针对低频和高频的5G端到端平台,爱立信希望能够在2019年正式发布并商用。

13:30
王志勤 IMT-2020推进组副组长

5G技术与标准进展·演讲摘要
IMT-2020推进组副组长王志勤认为,5G的发展离不开全球统一的标准和产业生态,全力支持在ITU、3GPP框架下制定统一的标准。应用场景方面,希望同步推进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标准研究,采用更多新型技术提升5G性能;在频谱方面,需要和国际社会有很好的协调,国内首先会部署低频,然后再是高频。

11:40
杨峰义 中国电信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

杨峰义表示,中国电信正基于实际网络的需求,积极推动3GPP 5G标准化工作,提交了大量技术文稿,并牵头IMT-2020中超密集组网、高频通信和接入网三个专题。中国电信针对部分5G关键技术(大规模天线、网络架构、多网融合、MEC)进行了系统的实验验证工作。中国电信希望在2019年建成若干规模预商用网,2020年实现5G商用的目标。
>>>>更多详情

11:25
唐雄燕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

面向5G的网络重构:机遇与挑战·演讲摘要
唐雄燕认为,构建以DC为核心的云化网络已经成为运营商们的共同选择,而5G将是网络重构和架构创新的集大成者。从网络的角度来看,虚拟化所带来的网络切片应该是5G最重要的使能技术,边缘计算将会是实现5G架构体系的关键点。中国联通目前正在进行5G技术和系统验证,并逐步扩大测试规模,计划在2020年实现5G的商用。

11:28
移动黄宇红:5G外场测试峰值速率达4Gbps 覆盖达1.5公里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介绍了中国移动有关5G相关部署及工作。据介绍,中国移动5G系统设计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统一灵活的空口,二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三是面向服务的云化网络。
>>>>更多详情

10:47
东南大学教授尤肖虎:5G还需要跨越四道技术坎

东南大学教授、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秘书长尤肖虎在演讲中简要介绍了5G标准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工作。在他看来,5G要想真正的实现商用落地,还需要解决很多基础性、关键性问题。
>>>>更多详情

10:05
Durga Malladi Qualcomm Technologies工程技术高级副总裁

继往开来,行胜于言——推动5G成为现实·演讲摘要
高通正致力于推动5G新空口(5G NR)规范的制定,这将是一个基于3GPP的5G全球标准,能够同步支持中低频段和毫米波。高通将在标准出台之前进行一系列5G新空口试验,旨在推动无线生态系统实现5G新空口技术的大规模快速验证和商用,使符合3GPP Rel-15标准的5G新空口基础设施和终端能够就绪,以支持商用网络的及时部署。

09:45
北大教授武常岐:技术、商业模式、政策成5G发展三大挑战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武常岐表示,5G发展正面临三大挑战。 一是技术研发的挑战;二是5G商业模式的挑战;三是公共政策的挑战>>>>更多详情

11:17
科技日报房汉廷:2035年5G派生效应将达125-250万亿元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5G是一个根技术,也是一个融合技术,也是一个关键的卡脖子的技术。有三个特征。第一个就是共性架构性。也就是说,它是一切信息处理,包括其他行业生发的一个基础,谁都要用,这就是它的普适性。
>>>>更多详情

14:18
邬贺铨谈5G:不止是技术驱动,更是需求牵引

邬贺铨说,从去年开始,整个5G产业链开始快速向前,正在从最初的技术驱动,逐渐转向技术驱动与需求牵引相结合的方式。>>>>更多详情

10:58
科技部解敏:使中国成为5G的全球领跑者

解敏表示,中国的5G研发不仅注重国内的协作,同时也注重国际合作。5G是世界的5G,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达成共识,我们将和国际同仁一道,制定一个大多数国家认可的5G标准。
>>>>更多详情

09:00
5G进入攻坚阶段 闻库呼吁加强产学研用协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在致辞中表示,5G已经成为全球性研究热点,也是信息通信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当前,我国在5G的愿景、需求、概念和无线技术以及网络架构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主要观点也获得了全球业界广泛认同。>>>>更多详情

08:50
8:50
08:45
会议议程

第二届“5G和未来网络战略研讨会”议程
北京西苑饭店一楼宴会厅
>>>>更多详细日程

08:42
5G和未来网络战略研讨会4月28日召开

会议将继续“5G和未来网络国际研讨会”的高端性和战略性,齐聚业界产、学、研各领域大咖,从社会经济影响、国家战略、技术发展、标准进展等多个角度共同探索5G与未来网络。
国内外运营商和厂商对于5G有哪些战略布局,5G网络将会发生怎样的变革?
5G前沿技术将会有哪些潜在的技术突破?
5G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继而为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变革?
在本次会议上,我们将再度“论道5G”,在5G发展关键年的伊始,为5G绘制一副更加清晰的蓝图。
>>>>更多详情

^

Copyright©1999-2017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上海业务部: 021-54451141 北京业务部: 010-6353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