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到未来的一个时期,我国将进入第二次转型与改革,其主线是发展方式转变,目标是形成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实现民富国强。“十二五”是我国发展方式历史转折的关节点,也是第二次转型与改革的历史起点。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从以下四个方面与大家讨论“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趋势与广电传媒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发展阶段的变化与广电传媒产业
我国已开始由以温饱为主要目标的生存型阶段,进入到以人的自身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发展型新阶段,这就对广电传媒产业发展提出了历史性需求。
(1)人的自身发展要求文化产业尽快做大做强。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400亿元,占GDP2.5%。美国文化产业比重达到25%,相当于我国2008年GDP的82%,日本为20%。可见,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有明显差距。
(2)人的自身发展需要尽快形成13亿人的文化娱乐大市场。“十二五”我国城市化率有望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每年将有1300万左右的农村居民转化为市民,将新增39亿元的消费规模。应当说,我国文化产业的空间和潜力还相当大。
二、社会突出矛盾的变化与广电传媒产业
进入发展型新阶段,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内涵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吃饭、穿衣等私人产品的严重短缺成为历史,公共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公共产品短缺时代开始到来。“十二五”时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会有重大进展和突破。
广电传媒发展,既有市场化的一方面,也有公共文化的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把基本公共文化纳入到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广电传媒的部分产品应作为公共文化的一部分。类似地,英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全国共有208家图书馆管理机构以及4800家图书馆,平均每1.28万人拥有一家图书馆。当然,与此同时,广电传媒产业的发展也将面临巨大的市场空间。
三、发展导向的转变与广电传媒产业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是由经济总量的发展导向转变为国民收入的发展导向。发展导向的变化需要以“民富优先”为目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力争“十二五”时期,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从60%提高到70%左右。
在我国发展导向转变的特定背景下,老百姓对文化娱乐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愿望会明显增强。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是文化消费大幅提升的阶段。2009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但人均文化消费水平只有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应当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正处在大幅提升的历史拐点。
四、政府转型背景下的广电传媒产业
以GDP为核心目标的经济增长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有内在的联系,并形成政府追求经济总量扩张的相关机制与政策。改变GDP为主要目标的增长方式,不能不改变政府主导型的增长方式。
总体上说,政府转型会给广电传播产业转型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一是政府把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作为重要职责之一,这会为部分广电传媒产业发展纳入公共文化建设提供机遇和条件;二是政府将在注重公共文化建设的同时,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建设,由此会为民营经济进入文化产业提供机遇与条件。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体现为领土、人口、军事、科技、经济、自然资源等要素,软实力是指文化的感染力、价值观的感召力、制度的吸引力、外交的说服力、国际威信与信誉力与国民形象魅力等。应当说,与综合国力、与国际战略地位相比,我国软实力是相对落后的。新阶段,我国的软实力能否上一个新的台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二次转型与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我们能否顺应社会需求变化的趋势推进理念、体制、政策的调整;也取决于文化产业能否抓住历史机遇有一个较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