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广电网
2010/5/24 10:49

广电视音频内容发展已有前车之鉴

中广互联  吴纯勇

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首次曝光;深圳天威高清互动系统升级;中国电影集团终现上市热情;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之猜测再起风云;据传3D电视与3D电影市场将在年底内快速增长;分众传媒第一季度报表较为满意,摆脱近6个月亏损现状……

2010年5月17日-21日这一周,上述事件构成了本周内较热门的话题,诸如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在随着深圳市、天津市相关部门的表态再一次吸引住了媒体的目光。

通过不同的组合后可看出,无论传输技术如何再改变与提升、传输通道再如何变化,作为精彩的内容仍将会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传输通道中进行广播式的传播下去,但这种广播式的传输优势却不要成为自身固守不变的因素。

要将作品转化为商品

针对笔者上期所撰写的《商品除价值之外还要有使用价值》一文,业内人士金元帅表示出了认可。

在交流过程中,他认为,目前国内各地电视台所生产出来的视音频内容绝大多数都是一件件很好的文艺作品,但却不是商品。

尽管有这样的事实存在,但我们也要可喜的看到,目前,广电行业尤其是各地电视台(如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正在不断降低并摆脱原来的身架,去编辑、策划、制作出了更多更好的能够让年青群体更加感兴趣的话题、节目形态等内容,而这些卫视台此种做法的出现正是对“原来能做好作品却做不好商品”观念上的一次改革与跨越。

3D产业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

本周内,网上流传着多篇关于3D电视与3D电影市场将在年底内快速增长的相关新闻(如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等要在年底开办3D电视频道),当局者(如专家、相关设备厂家甚至于部门管理者)支持的力度都很大,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在不同的场合上为“3D电视与3D电影”鼓与吹。

笔者一点点的肤浅想法与认知,针对这样一个尚未看到市场、不切合实际的愿景,作为广电行业的相关人士在新兴产业引导方面的种种公开言论与做法是否有些过于激进了呢?

如果真的要想发展3D产业则需要了解一下中国广电行业在内容制作方面的具体现状,中国电视行业的内容与制作方面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以目前高标清同播时代为例,几大高标清同播的卫视台仍按照一定比例的高标清节目内容进行播放,各家卫视台所播出的高清节目内容时长也是有长有短,这还仅仅是一个高清时代,内容就如此匮乏,对于未来的3D时代呢?

以高清摄像机的相关摄像人员为例,由于使用标清设备多年加上高清设备灵敏度等方面更高,仅对一个横向的参会人员进行拍摄这样的动作,就需要相关设备厂商对相关人员进行为期数个月之久的培训。“针对节目内容层面的课需要补的量太大了。”

无论标清时代、高清时代、3D时代,最为核心之一的还是一个内容,回头看看数年之前推出的付费频道,高达一百三十多套的付费频道在经过数年的市场考验之后,它的生存现状如何相信每个广电人包括部分用户是最为清楚的。

笔者认为,造成付费频道目前的这种失利局面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大用户难以接受为相关电视内容进行付费收视的习惯:

二、广电产业链各方在搏弈过程中互不让步:

三、开路频道太多,相关内容与付费频道内容不相上下,有时甚至会略好于付费频道:

四、商业模式仍以开路频道为主:

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对于这些有着千差万别用户收视需求的“上帝们”而言,作为一线的广电人并没有很好去研究这些用户的收视需求、所能承受的付费底限、愿意为哪些节目付费等问题。

3D电视在今年可试验着来做,但它的发展却还是要遵循客观规律,毕竟在此之前已有了前车之鉴。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