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2024/6/13 16:13

中国移动主导实现SPN IETF国际标准新突破,助力SPN产业蓬勃发展

C114通信网  

近日,中国移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联合华为等多家公司在SPN(Slicing Packet Network,切片分组网络)分组领域标准取得关键进展,实现首个SPN段路由RFC9545标准在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正式发布。这是SPN产业继在ITU-T(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部门)发布7项MTN标准后,在IETF标准组织的新突破,推动SPN产业进一步国际化蓬勃发展。

RFC9545标准在传统SR(Segment Routing)隧道技术基础上,创新性提出PSID(Path Segment Identifier,路径段标识符)端到端通道标识,并以此标识为基础,结合ITU-T G.8113.1 OAM检测和G.8131 APS保护技术,提出SR-TP(Segment Routing Transport Profile,面向传送的段路由技术)隧道技术架构并规模应用。该标准成功发布,标志着中国移动主导的SR-TP技术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产业界广泛认可。

SR-TP是5G承载网新型传输协议,专为面向连接的点到点业务承载而设计,提供基于连接的端到端监控和运维能力。SR-TP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 从分布式到集中算路:SR-TP使用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内部网关协议)进行集中算路和分发标签,不再需要其他隧道协议,大幅降低传统隧道技术分布式算路所带来的涵盖业务途径节点、多协议标签交换的复杂性。

2. 路径仅在头节点维护:传统的MPLS-TP(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nsport Profile,面向传送的多协议标签交换)是4G时代面向连接的技术,为了维护连接状态,节点之间需要发送和处理大量保活报文,带来额外网络传输开销。而SR-TP仅在头节点对报文进行标签操作,即可任意控制业务路径,中间节点不需要维护路径信息,从而减轻了设备控制层面的压力。理论上分析,SR-TP技术的标签数量只与全网节点数和本地邻接数相关,与隧道数量和业务规模无关,因此可以极大提升网络容量扩展能力。

3. 基于源路由技术,更好地向SDN网络平滑演进:SR-TP技术基于源路由理念设计,通过源节点即可控制数据包在网络中的转发路径,配合集中算路模块,可以灵活简便地实现路径控制与调整。基于该特征,SR-TP可实现业务路径的快速寻路,实现业务源、宿节点之间有路即通,可应对网络的多点故障,有效提升业务连接的可靠性。同时,SR-TP支持传统网络和SDN(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软件定义网络),兼容现有设备,保障现有网络平滑演进到SDN网络,而不是颠覆现有网络。

4. 商用网络规模应用,助力中国移动商业闭环:SR-TP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商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移动已经完成约40万端SPN的部署,实现全国市县城区全覆盖,助力中国移动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承载了超过217万个5G基站。自2019年运行至今,SR-TP在网络传输效率、稳定性等方面表现良好。与此同时,SPN网络已规模化承接专线业务,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未来,中国移动将继续与华为等公司协同合作,推进SR-TP标准发展,为5G/5G-A、算力网络等提供更加高效、稳定的网络传输服务,加速数智化进程。同时,中国移动也愿意与产业界合作伙伴共同推进SPN产业的发展,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录:RFC9545标准文案链接:https://www.rfc-editor.org/info/rfc9545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中国通信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汪先生)。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