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22/9/26 14:50

华为智能云网再升级:“3+”打破增效天花板,加速释放数字生产力

C114通信网  蒋均牧

C114讯 9月26日专稿(蒋均牧)对任何行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如今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疫情等不确定因素的冲击更是放大了这点。网络的迭代演进与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则为数字化转型迈向纵深提供了关键支撑。

长期深耕行业数字化、致力于实现“IP on Everything”的华为无疑深谙此道。过去几年里,从发布智能IP网络架构和AI加持的新一代数据通信产品到推出智能云网解决方案、再到智能云网2.0的升级,其创新步伐从未停歇,帮助众多企业在数字化赛道上跑得更快更远。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数通产品3年10次获评以最终客户从业人员客观评价为主要依据的Gartner Peer Insights“客户之选”,反映了客户和市场的高度肯定,以及这些产品的过硬实力。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2·曼谷期间,这家公司又一次站在了时代的潮头浪尖,锚准新变化、面向新需求,详细阐述了智能云网解决方案在数据中心网络、广域网络和园区网络三大场景中的能力升级,并发布了《全无线智能园区网络架构白皮书》和一系列数通新品,以打造高质量数字底座,加速释放数字生产力。

行业数字化进入深水区

在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低碳发展、增强韧性的迫切需求刺激下,数字化发展的速度超出我们想象。麦肯锡研究发现,全球的数字化进程整体提前了7年,其中亚太更是提前了10年之多。

目前,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发布了数字化相关战略,绘制了宏伟数字蓝图。例如泰国发布Thailand 4.0,以加速泰国经济模式转型;新加坡提出智慧国家建设,旨在用数字化能力提升国家繁荣水平;我国也于去年发布了数字中国战略,进一步用数字化手段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满意度。来自第三方机构的调研结果显示,ICT基础设施投资每增加20%将撬动GDP增长1%,数字经济增速是全球GDP增速的2.5倍。

“要致富,先修路”,承载着数据流动和交互乃至“云上创新”的IP网络在数字世界中发挥着同样的作用,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石所在。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日益进入“深水区”,从支撑系统全面渗透到核心业务并使能智能办公,一些新需求浮出水面,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副总裁赵志鹏从需求角度列举道,金融进入Bank 4.0时代,稳态与敏态业务并存,驱动金融业务系统要上多云和混合云;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涉及多个职能部门数据的打通,业务需要统一承载;在制造和能源行业,上百种传感器需要接入到网络中,同时也带来网络复杂度的数倍提升。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副总裁孙亮亦分析指出,海量物联接入要求网络提供超宽、广联接的接入能力;企业分支业务逐渐向云上迁移,要求网络提供灵活开局、快速上云的能力;大量新业务上线及业务频繁变更,要求网络具备敏捷部署、安全高效的能力;视频会议日益常态化,要求网络提供确定性体验保障。

“3+”升级打破增效天花板

华为在2021年分析师大会上发布智能云网,围绕DCN、广域、园区分别打造了3.0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持续提升网络质量,改善网络服务体验。此次全联接大会上,又对这些方案进行了全新升级,分别围绕Easy、Agile和Simplified三个维度,持续提升网络能力,助力企业打破效率增长天花板。

赵志鹏解释说,在数据中心领域,多云混合云演进成为数字化转型关键特征,根据Flexera调研,采用多云的企业占比高达92%。华为聚焦多云混合云场景,全新升级以Easy为核心特征的CloudFabric 3.0云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提供“易部署”、“易运维”和“易演进”三大能力,将跨DC业务上线周期从周缩短到分钟级、故障修复从天缩短到分钟级,并实现混合云网络端到端SDN管理,打造极致业务体验,帮助企业提升线上服务能效。

以拉美某银行为例,基于CloudFabric 3.0+Easy的升级方案,通过多厂商网络统一管理突破了网络变更的效率短板,原来APP一年只能上新80多个特性,现在增加到了200多个,新特性带动了月活用户和注册用户的增长,移动端获客率提升56%。同时,由于实现了混合云网络策略的灵活编排,公有云侧的敏态业务和私有云侧的稳态业务高效协同,实现跨云资源最优配置,IT设施TCO成本3年可节省3600万美金。

在广域网领域,华为围绕CloudWAN 3.0解决方案在Agile方面做了增强,提供“敏捷联接”、“最优体验”和“敏捷运维”三大能力,实现分钟级业务发放、对业务体验进行更精细保障、大幅提升运维效率,从而释放极致联云体验,解决多云及不同业务差异化体验保障的挑战。

以中国某铁路局为例,基于CloudWAN 3.0+Agile的升级方案,通过切片保障SCADA和高清视频综合承载,实现列车调度运营远程视频监控,调度运营效率提升25%。随着整个网络度的提升,通过引入自动化运维手段,实现分钟级故障定位与排障,网络运维效率也得到极大改善。

园区网络是企业信息化的神经网络,据IDC预测,2025全球将有550亿终端接入网络,终端类型高达数十万种,导致网络的终端接入管理、网络架构及运维复杂度的急剧提升。华为云园区网络loudCampus 3.0围绕Simplified进行升级,提供“极简接入”、“极简架构”、“极简运维”三大能力,带来随时随地的极致无线体验、将网络由3层变为2层,并实现规建维优自动化和运维智能化,帮助企业网络化繁为简。

以德国某著名医院为例,结合华为全无线医疗物联网结合方案,实时监测患者各项体征数据,每天可以减少护士25%的路程,患者满意度从90.60%提升至99.50%;再比如大型电力公司,通过华为配电物联网方案,支持利用10万设备监控整网用电状态,实现分布式电源可监控、可预测、可评估,做到跨区负荷智能调节,100%提升了用电效率。

持续创新,打造高质量数字底座

行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漫长且有意义的旅程,华为之所以能够支持客户拥抱前进路上的变化、为他们解决实际遇到的挑战,归根结底在于对创新的坚持。

在华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占到占公司总人数的半数以上。2021年,其研发投入再创新高,达到1427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22.4%;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8450亿元人民币。

在数通领域,华为深入不同行业、倾听客户的声音,通过持续创新来不断升级完善智能云网解决方案,打造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各种关键能力,“3+”升级即是其长期努力的一个缩影。此次全联接大会上,华为还带来了一系列融入最新创新成果的数通新品,包括首款企业级Wi-Fi 7 AP设备AirEngine 8771-X1T、400G就绪的园区核心交换机CloudEngine S16700和极致紧凑多业务汇聚路由器NetEngine 8000 M4等。

例如AirEngine 8771-X1T具有极强性能、极优体验、极致可靠的突出优势,打开了新型体验的大门,助力企业开放更多创新应用。它利用创新软件特性协同空间复用技术(CoSR)和Multi-OFDMA等创新技术,大幅提升了频谱利用率,将极限速率升级到18.67Gbps;可将6GHz射频切换为5GHz射频,形成2.4G射频和双5G射频的Wi-Fi 7 AP; 内置动态变焦智能天线,全向、高密场景智能适应切换;基于华为创新的空口切片和双发选收新特性,将时延控制在10ms以内,实现99.999%的电信级可靠性,并采用创新的硬件架构,将业界AP 5层板工艺优化为3层板架构,免天线发射板、零线缆、零屏蔽罩,极大提升硬件可靠性。

同时,华为还发布了《全无线智能园区网络架构白皮书》——园区网络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由Wi-Fi 6以及未来的Wi-Fi 7带来的全无线化对带宽、架构、运维等的新需求。为了适应这些新需求,华为提出了新一代园区网络架构Wireless Intelligent Network Architecture,该架构具备“全无线、一张网、超宽、极简、低碳、安全、智能”七大特性。

孙亮介绍说,华为智能云网解决方案现已广泛应用于教育、零售、政务、金融、交通、能源等行业,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如在教育行业,通过全无线Wi-Fi组网方案,提供极致网络接入体验;在零售行业,SD-WAN极速上云方案,实现一天开通一家店;在政务领域,通过华为网络切片技术,实现一张网统一承载,关键业务100%保障;在金融行业,提供了跨域多云业务极简部署方案,保障业务分钟级上线。

全联接大会期间,来自不同行业的客户分享了华为智能云网的商用实践。泰国电力CIO Piyapong Worakee在题为“EGAT智慧园区网络数字化转型之旅与未来展望”演讲中谈到,华为助力其构建高效、创新、绿色、安全的园区网络,为区域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保障泰国人民幸福生活。Biznet网络副总裁Agus Ariyanto在题为“Biznet-打造面向未来的广域网”的演讲中表示,华为助力Biznet在行业取得了领先,未来将与华为一起,在技术和商用创新上进行更多的探索。

新趋势呼唤新能力,新业务驱动新突破。华为智能云网解决方案此次围绕Easy、Agile和Simplified三个维度的能力提升,以及新品的发布,实现了更多行业场景、发展诉求与创新技术的共振,无疑将有助于企业创造数字化转型的更大价值。

面向2025年乃至更长远的未来,还会有种种新的挑战出现。赵志鹏表示,华为将持续探索产业新代际,从绿色超宽、网络智能化、泛在安全、IPv6 Enhanced、高可靠低时延互联、广址异构物联六大方向持续创新,并携手客户和伙伴深入各行各业,释放数字生产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版权说明:C114刊载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或“C114原创”皆属C114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