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大电信运营商陆续公布第一季度财报,延续去年年报的走势,业绩并不乐观。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网速明明要慢很多,可资费却要贵很多,为啥经营业绩还不行呢?
道理很简单,和众多企业一样,多年来电信运营商业绩的高增长,其实依托的主要是“人口红利”,即用户的连年增加,而不是技术和服务的优化,以及管理效率的提高,所以一旦用户增加到达极限,“人口红利”消耗完毕,业绩增长就不行了。
可以这么说,业绩下滑,是市场向电信运营商们发出的警醒。市场告诉电信运营商,你们不做的业务,现在有人做了。微信等企业提供的服务,客观上“抢”了运营商“饭碗里的肉”,因为在“语音”服务这一块,微信已经可以替代“打电话”。
好在现在已经有人认识到了,譬如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就多次提到“三条增长曲线”,即电信业的语音、流量、内容应用三条增长曲线,其中,语音曲线在走下坡路,流量曲线现在势头比较好,内容应用存在不确定性。不过,中国的流量费用贵,就连李克强总理也感受到了,1G 就要70元。这势必会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靠卖高价流量的好日子恐怕也不可持续。运营商们真正要带领企业走出业绩下降通道,唯一的办法就是下定决心比拼增值服务,而不是对于第三条曲线“没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