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8/6/23 08:30

LG能否抓住TD机遇是关键

通信信息报  高骥远

正当外界猜测LG是否将收购GE家电部门时,LG却在大刀阔斧地进行着业务重组的计划。日前有消息称,LG中国将把原来存在的家电、IT和手机3个事业部整合到一起,希望通过此次整合,提高IT和手机的运营效率。虽然具体的整合细节目前尚未决定,但LG表示将于近期对外公布。

事实上,这不是中国市场第一次受到这样的“优待”。虽然目前中国市场在其全球所占份额有限,但是假以时日,中国市场必定会成为其全球业绩的支撑,而奥运会和3G的日益临近,极有可能就是其在中国市场发生质变的催化剂。因此,适时对中国市场予以培育,也就成为了LG电子的当务之急。

三大支柱

就在上个月,LG电子CEO南镛表示,公司正计划在5年内进行业务重组,有可能会退出部分领域,同时扩大外包业务,并将进军能源、环境、医疗等相关新业务。南镛虽然没有正面说明LG计划退出哪些领域,但他暗示,只要等离子业务仍旧能取得现金净流入,就不会放弃该业务。

与此同时,LG电子作为全线产品供应商的角色优势也在第一季度财报中显现出来。根据LG最新的财报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LG电子全球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117.47亿美元和6.3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9%和5.1%,利润率也高达5.4%。其中,液晶电视和手机业务的利润居行业领先。如LG液晶电视在此季同比实现了高达82%的增幅;而LG手机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7%,手机出货量达2440万部。

LG电子良性的业绩增长得益于其各业务部门的稳定运营,特别是手机和平板电视的强劲销售。可以说,手机和液晶电视业务在领跑LG电子的业绩飙升。

早前就有分析师曾预测,LG电子可能挤掉索尼爱立信。一季度,在全球5大手机制造商中,LG手机业务实现了最显著的增长。不仅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7%,手机出货量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440万部,而这一数字在去年同期只是1580万部。

另一方面,LG电子的液晶电视同样表现不俗。LG液晶电视在此季同比实现了高达82%的增幅。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3月,采集的150多万样本用户对液晶显示器品牌的关注度排名中,LG位列第二位,紧随三星之后。

中国市场谋求“变脸”

根据其最新的重组计划表明,LG中国将把原来存在的家电、IT和手机3个事业部整合到一起。由于LG在家电业务上操作比较成熟,希望通过此次整合,提高IT和手机的运营效率,但具体的整合细节目前尚未决定。

日前也有媒体报道,在全球范围内,LG正计划将其手机部门并入家电部门运作,预计将在6月份正式公布。LG相关负责人称,LG计划取消原手机总部,将其并入家电部门运作,各手机分公司也将并入家电分公司。

事实上,近两年来LG电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战略调整。从产品开发、设计,事业模式、市场策略及企业的各项制度、人才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整,以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对于此次调整,业界将其看做是LG加速全球化发展的信号,也是LG未来发展之关键。经过两年多的“精耕细作”,众人深刻感受到了LG的变化。

因此,包括高盛在内的多家机构预测,LG电子二季度将超过摩托罗拉,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生产商。对于LG电子来说,在中国的机遇远不止于此,随着夏季的到来,家电的消费需求再度高涨,引领家电家居化变革的LG 有望迎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即将到来的奥运会也为液晶电视的销售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市场环境,此契机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将成为LG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TD是关键

针对不同的市场,LG电子实行的是不同的销售战略。在奉行WCDMA标准的欧洲市场,LG电子已开始在销售WCDMA手机。而在中国,通过与一家本土企业合作,在结合对方TD芯片和自身CDMA平台之后,LG电子研发了多款TD手机。

在渠道和终端方面, LG已经获准进入中移动的北京、上海、广州等TD八城市的自有终端销售渠道。到6月底将开放50%的自有营业厅,届时LG可通过中移动渠道开展TD终端的销售。

与其他手机厂商对比,LG的优势在于产品的基本设计和品牌。LG的手机产品设计与众不同、机款式样层出不穷、研发周期短、产品上市快,容易快速占领市场。同时,作为国际品牌, LG在资金、宣传上也有优势。

不过,在手机行业里,企业若要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在某个领域做大做强。对于即将到来的TD商机,差异化才是未来各大手机厂商争夺TD市场的最大资本。同时,做大TD市场,产业链龙头运营商的投入力度将成为决定力量。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