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iPhone 6被判侵犯专利,并被北京知识产权局责令停止销售的消息迅速传开。手机专利问题正越来越受到手机厂商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厂商陷入了专利争夺战之中。
手机专利储备受重视
近日,深圳一家名为佰利的不知名初创企业控告苹果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两款产品侵犯了其声称在中国拥有的外观设计专利,北京知识产权局出乎意料地认定苹果侵权,责令其停售相关产品。
在此之前,科技巨头苹果不断上演着和竞争对手的专利诉讼,如对HTC、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并且苹果在这些专利诉讼当中屡次获胜,究其原因便是和其专利积累密不可分。
虽然iPhone 6是否构成外观设计侵权还有待法院最终判决,但这件事仍值得国产手机厂商探讨,毕竟被国产手机厂商们长期摆在或供在“神坛”位置上的苹果公司,似乎也有了走下“神坛”的可能。
尤其是在当下智能手机进入“血拼”时代,任何可能拖延竞争对手上市或销售的路径或方法,都是国产手机厂商最终不可避免需要考虑选用的。特别是像苹果这样的大公司,以往在专利侵权案中都占据主动地位,如今也被人赋予侵权的罪状,可见手机专利问题正越来越受到制造商的重视。
国产手机海外市场受挫
不管iPhone 6最终能否被法院认定构成外观设计侵权,但是,iPhone 6被责令停售的维权方式,是值得很多国产手机厂商借鉴的,从另一层面告诉国内手机厂商手机专利的重要性。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公布的《全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数据显示,三星与苹果这两大IT巨头仍然占据市场份额的第一与第二,而华为、OPPO与vivo这三个厂家紧跟巨头的后面,且出货量呈现增长状态。而原本被不少人看好的魅族与小米,在全球的出货量排名中已经被归类到“其他”分类当中。
据报道,在中国智能手机生产商试图叫板全球领导者苹果公司和三星电子之际,它们越来越多地利用专利作为武器。华为、中兴等国产手机厂商开始通过授权交易、收购和斥巨资投入研发取得专利。
中兴可以说是最重视专利的国产厂商之一,中兴通讯近五年在研发上投入的资金超过400亿元,已拥有超过6万件全球专利申请、1.7万件已授权专利。华为主要通过大举投资研发来丰富专利组合。去年华为研发支出增长46%,至92亿美元,超过苹果在上一财年的81亿美元。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15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显示,专利申请量排名的前3家手机厂商为中兴、OPPO、华为,申请专利数量分别为3516件、3338件与3216件。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以华为与OPPO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在手机全球出货量下降的情况下依然能逆势增长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对技术研发的专注投入、对专利的保护和积累。
由于之前不断的技术积累,华为、OPPO为代表国产手机品牌已经具备了竞争国际市场的能力。反观小米这些互联网手机品牌,国际市场上处处受制约,就是因为不注重技术积累。如今,国产集体海外发展,所要面临最大的难题便是专利风暴。
国产手机突围需注重创新和研发
如今互联网手机模式已逐渐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节奏,究其原因是透支行业上下游的合理利润,从而缺少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撑、最终使得行业发展停滞不前。
特别是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厂商陷入了漫长而混乱的专利争夺战之中;一些想要走出国门的品牌在专利上也栽了跟头,创新和技术成为了电子产品头上不可逾越的“大山”。
另一方面,《IDC全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项目高级研究经理Melissa Chau曾经表示:“随着中国的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日趋饱和,那些能够以合适的产品服务于日渐成熟的消费者的厂商才可以实现增长。”这说明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以OPPO与华为为代表的厂商,注重产品研发与专利技术积累,开始摸清楚消费者的需求,迎来了销量上面的腾飞时代。
可见,现今的智能手机行业已经过了高速发展的时代,对于国产手机而言,专利问题是一道坎,而且必须要迈过去。国产手机厂商不仅要注重外观的设计,还要注重工业设计,更需要在产品外观和用户界面等软硬方面去同步创新,唯有此“中国制造”才能真正享誉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