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16/5/4 15:35

苹果营收净利润双降 国产手机超车时机来临?

通信信息报  戴鑫

随着苹果第二财季业绩报告的发布,国内媒体评论称其“终于让人嗅到了衰败的味道”,波动、平稳发展,或将成为常态。观察人士认为,原有势力范围重组与争夺似乎难以避免。巨人暂时沉睡,国产手机厂商能否把握机遇,缩小与高端阵营的距离,仍然难有确切的答案。苹果的颓势或在不久的将来即有改观,国产手机阵营依旧“在追赶的路上”。打造高端产品,稳固核心技术,维持优势品牌……希望下一次,国产品牌能够真正“击落”苹果。

苹果“失速”

苹果公司日前发布2016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报告,十三年来首次“落第”。财报显示,在截至2016年3月26日的第二财季,苹果公司的营收为505.5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580.10亿美元)下滑13%,2003年以来营收首次出现下滑,降幅达到两位数;净利润为105.1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滑22%;每股摊薄收益1.90美元,低于去年同期。

增长“失速”的背后,苹果产品销量“应声”下滑。报告显示,上一个财季,苹果的主要产品销量都出现了下滑。其中,共售出403万台Mac,同比下滑24%;共售出5119万部iPhone,同比下滑32%;共售出1025万部iPad,同比下滑36%。翻看“履历”发现,这是自第一代iPhone以来,苹果手机首次出现销量下滑,“金苹果”似乎不再诱人。

“引擎”熄火

如评论所言,将苹果业绩“落第”的理由归结为“大中华区”市场表现糟糕明显牵强,更有观点称,“这不过是库克甩出的‘锅’”。然而,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饱和大趋势确不容忽视。Gartner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的销量将在2016年首次呈现个位数增长。

实际上,除了创新乏力外,苹果还遭遇了“国产军团”的围剿。尤其在“工匠精神”、“中国制造”不断成为共识的当下,国产手机已逐渐具备PK苹果的能力。这一改变也间接导致了苹果iPhone对用户吸引力的减弱、苹果公司业绩表现不佳。

库克的确也在想办法创新,苹果在过去的四个季度购买了15家公司。并且这样的收购还将更加激进。众所周知,苹果看重的是技术创新性和公司人才。然而,对于创新及市场“双引擎”熄火的苹果来说,收购激发的化学反应,以及投射到创新上的改变仍不明显。

慎言“超车”

苹果走下神坛,“国产手机突围”的动力似乎也开始增强。苹果“不太像苹果”是否意味着突围机遇的来临?且不论市场走势如何,这一问题终究会被抛出。当然,答案简单明了,并没那么简单。高端优势薄弱、创新不足、市场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依旧是躲不开的坎。

提及国产手机,高端产品一直少有建树。随着4G的风生水起,国产手机商加快了攻城略地的步伐。国产手机不仅垄断了国内的4G千元智能机市场,在中高端手机市场也频频发力。从早期的“酷派大观4双卡尊享版”到较近的“乐Max”,“华为P9”等,虽然频频发力中高端市场,但真正能够通过自身品牌溢价,达到市场口碑盈利“三丰收”的产品少之又少。

其次,时至今日,苹果已经建成了稳固而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即使其创新能力趋向衰减,但其他厂商在硬件、工艺、功能上打下的良好基础,也难以从根本上消除人们对苹果产品的依赖。要想真正动摇苹果的根基,国产手机还要从系统和应用的角度向苹果发起挑战。

最后,对于大部分国产手机厂商而言,对于产业链的管控程度较低,再生产中常常出现“期货”式的营销,影响用户体验。因而对于国产手机厂商而言,问鼎全球市场,并不是某一家厂商衰败,顶替而上的,而应该是不断加强巩固自身全方位的优势,努力拼搏而获得的。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