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众多手机厂商扎堆“以旧换新”成为业界一道风景线。乐视近日发布的以旧换新业务数据显示:仅上线三天,乐视以旧换新服务日均询价量突破10万,日均订单量超过了京东商城。国内厂商奇虎360、小米等也在此领域有所布局。而国外方面,苹果早些时候也推出“重复使用及循环利用计划”,用户可将旧设备折合成相应的优惠,用于购买新的苹果设备。
手机以旧换新已经成为手机厂商惯用的营销手段,但这背后国内手机市场整体陷入瓶颈期,以旧换新业务短期内或许能帮助厂商提高销量,但却仍无法助其摆脱丛林困境,要想从手机竞争丛林中脱颖而出,厂商还需不断探索其他渠道,齐头并进。
手机以旧换新大热
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涉足以旧物回收领域,而最近又有新厂商来凑热闹。
乐视商城近日发布依旧换新业务的最新数据显示,仅上线三天,以旧换新服务日均询价量突破10万大关。而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乐视公布的回收信息中,有36.68%来自小米手机,这意味着有不少米粉变成了乐迷,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这无疑是乐视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不仅是乐视在以旧换新业务下功夫,其他手机大佬也纷纷发布自己的以旧换新策略。据《北京商报》报道,奇虎360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以旧换新服务,回收的手机包括苹果、华为、三星等24大品牌。除了一个旧机换一个新机服务,360还支持多台旧手机换一个360奇酷新手机,并且如果多台手机总价值高于360奇酷手机的市场价,高出的金额还可以用现金来补贴。
小米公司同样不甘示弱。据《中国日报》报道,小米公司已正式推出手机以旧换新服务,但是回收手机品牌仅限于自家品牌,并以手机换新券的形式返现给小米用户。
以旧换新成解救手机市场低迷手段
手机厂商在回收手机时,总是爱打保护环境、降低电子危害的旗号。但是争夺二手市场丰厚利润是手机厂商的主要目标。纵观国内手机市场广阔,但竞争激烈,除了外来品牌,如苹果、三星的介入,国内本土品牌的竞争更是针尖对麦芒。而且2015年国内手机市场需求触顶,更是加剧了厂商之间的对抗。小米总裁林斌表示,2015年的手机市场和往年不太一样,整个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基本饱和。当下国内手机市场处于低迷状态,以旧换新业务则成手机大佬争夺手机二手市场丰厚利润的新手段。
智能手机更新换代速度快,据奇虎360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约50%的用户换手机时间为18个月,有20%的用户一年内必须换手机。这些被置换下来的手机大部分被闲置家中,一些流入二手市场,虽然流入二手市场的手机不占多数,其中的利润却很高,二手机市场达数千亿规模。据业内专家刘启诚分析,手机厂商回收旧手机的价格一般都很低,但是经过重新包装,二手手机进入市场还能卖一个相对不错的价钱,手机厂商的利润还是相对较高的。
国内手机市场需求渐稳,二手手机市场的利润却很丰厚,于是,各手机大佬纷纷转战二手市场,以求突破国内整体市场增长放缓,陷入瓶颈期的困局。
国内手机市场竞争是激烈的,对手间的相互打压更是常态。一般来说,一种新业务的推出,势必会被跟风,从而陷入同质化困境。对手有这项业务,你没有,这说不过去,于是同样的业务争相上线。以旧换新业务推出以来,多家手机厂商也都推广这一业务,并且你有的我也有,你没有的我却有,以此来争取用户。例如小米因回收价格低饱受网友诟病,乐视商城却以它的诚意价受用户青睐,大有米粉转乐粉的趋势。因而,在另一方面,以旧换新业务的相继推出也有打压对手的嫌疑。
突破困局仍需齐头并进
以旧换新业务虽然在一方面帮助厂商打开渠道,吸引用户,但其本身也局限性。一是以旧换新的折扣普遍偏低,这也是用户宁愿把手机扔在家里也不愿意拿去回收的原因之一。二是以旧换新程序复杂,旧手机因损耗程度不同价格也不同,因而手机在回收时都要进行估价,而通过哪种渠道可以进行旧手机估价也是用户所关心的。三是用户们更关心隐私安全问题,手机在回收后,用户信息是否能不被泄露,这一直被用户担忧。因而,以旧换新并不能成为厂商突破国内手机市场丛林困境的手段,要想突围,厂商仍需不断探索其他渠道,齐头并进。
首先手机厂商要有解决用户“痛点”的创新产品,国内大多手机厂商走的是复制与模仿的道路,并没有自己的卖点,难以获得用户粘性,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拥有核心技术和产品创新才是手机厂商的立足之本,创新产品给用户带来优质的用户体验,手机厂商自然就会收获忠实的“粉丝”。
另外,国内手机市场已趋于饱和,开拓海外市场成为国内手机厂商较好的渠道之一。中国因创新及专利问题,很难在欧美中高端手机市场站稳脚跟,因而印度和东南亚市场成为国产手机的集中营。这些新兴市场需求大,用户更倾向于价格低廉、体验优质的手机,国产手机虽在创新方面不如苹果、三星等洋品牌,但因其价格优惠在这些新兴市场更受欢迎,这无疑成为国产厂商的机遇,手机“出海”已成大势。
总的来说,手机厂商要想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在用户、市场、自身硬件等方面都需下功夫。拥有忠实的用户群体、良好的销售市场、创新产品是手机厂商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