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腾讯与HTC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推出QQ Service社交手机HTC Cha Cha;
2012年5月,360公司与华为合作推出首款360特供手机—华为闪耀;
2012年6月,盛大手机bambook phone S1开始预售
2013年4月,Facebook与HTC合作的定制机HTC First正式发布;
2014年7月, Amazon 发布手机Fire Phone;
过去几年,中外互联网巨头们都想在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上插一脚,也纷纷或合作或自主的推出手机,但无一例外的都以失败告终。与此同时,小米估值不断上涨,最近以450亿进行融资,小米声称自己是互联网公司。如果小米是互联网公司,为什么那么互联网大佬都失败了而小米成功了呢?因为小米就是卖手机的,小米的营收也主要来源于硬件销售,对于绝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小米就是手机公司。
雷军说向海底捞学服务,海底捞服务确实很好,可是人们去海底捞首先是为了吃,服务只是一种附加的体验。现在的手机是软硬件高度一体化的产品,消费者买手机认可的是硬件和搭载的OS(刷机的是少数),其它可以通过各种App来实现,那些所谓FB手机、QQ手机这些特色因此完全无法成为卖点。而小米通过MIUI先期培养了一部分忠实用户然后在硬件和价格上做文章,即便这样大部分人对小米的印象还是“高性价比”,MIUI好不好用那要用过才知道,新用户看到的就是性价比。小米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卖出更多的手机,软件和互联网也都是基于手机这个硬件载体的,迅速扩大用户最好的办法就是卖手机。有人说MIUI不是给第三方适配吗?刷机的毕竟是少数推广很难,从2010年MIUI发布截止到2014年12月30日第三方刷机用户1000万,而小米仅2014年一年就卖出了6112万台手机。
说小米是一家手机公司没有问题,可是这家手机公司与传统手机公司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很多人说小米就是中国版的Apple,雷军也被戏称为雷布斯,是这样吗?根据之前华尔街日报披露的2013年小米的营收:94%收入来自手机销售,5%的收入来自于配件,像移动游戏之类服务的销售额仅占到其总收入的1%。我们再来看下Apple的营收构成,相对而言软件/服务在Apple的营收中占据着更大的比例,营收贡献主要来自于硬件的Apple尚且如此,小米离雷军所说的不靠硬件赚钱靠服务挣钱的目标还很遥远。不过整体来看小米与Apple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都希望销售更多的硬件并以此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只是小米的生态系统是在Android之上的。
雷军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外界和媒体不懂小米,说小米更像是 Amazon 和 Google 的结合体,说媒体描述小米是中国的 Apple 不准确。上面的营收构成等多方面显示小米跟Apple有诸多相似之处,不过如果我们再看的大一些会发现,B2C的在线销售模式、低价策略、主题商城、多看图书、应用商店等又有着Amazon和Google的影子。仅仅是这样吗?如果我们再回顾一下小米的投资策略会发现内容和智能硬件是占比最大的两部分,而智能硬件中与用户相关的比如iHealth血压计、手环等又都是主打的云端,接着又投资世纪互联与金山的云服务,很明显是为了Big Data。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米确实是个互联网公司,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小米是一家植入了很多互联网基因的“转基因”手机公司,手机销量或者说MIUI的用户数对小米的其它业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软硬件齐全还有着互联网包装的小米已经很强大了,他正在成长为巨人,同时他还是一位带头大哥。这与雷军曾经的天使投资身份不无关系,雷军说小米未来5年将投资100家智能硬件公司,小米模式是完全可以复制的,现在已经投资了23家。与BAT不同,与华为、联想也不同,小米的对手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小米,而是一个集团军,这种模式对小米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小米的互联网模式并不那么好复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