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9/7/14 13:34

不必夸大收购英国卫星电视台的意义

中广互联  

7月11日,正在葡萄牙参加一个重要经贸洽谈会的温州人叶茂西证实,英国本土一家卫星电视台——PROPELLER(译为螺旋桨)电视台已被他旗下的西京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收购。温州商人重金收购远在海外的英国本土卫星电视台,其最大的价值在于便利了中国企业及产品的介绍和传播,属于商业开拓和商业运作的范畴,也只能说明中国经济实力在逐步增长。如果硬性与国家形象和传播中国文化挂钩,刻意夸大收购英国电视台的意义,实无必要,也有点离谱。

西方的传媒市场与我国不同,我国的电视广播传媒是国家的喉舌,既有政治性功能也有社会性功能。而西方国家的广播电视台的生存发展主要基于市场,总体上属于各商业企业及集团公司。以韩国为例,一个不大的国家竟然拥有数家主要电视台及数百家有线电视台,而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其电视广播媒体分布的比例更为密集。

在这样数量巨大而又纷繁复杂的广播电视媒体竞争环境下,中国一名商人购买下的这家电视台,实质不过是英国本土电视台群体中的“沧海一粟”,其影响力和辐射力断然不会如我们想像的那么乐观。

还应指出,定位于商业的电视台收购对中国文化传播有正面意义,但其特性决定着效果不会太过明显。2006年,温州籍旅阿联酋华侨王伟胜也曾收购了阿联酋一家电视台,王伟胜坦言,“他们的目标受众就是商人,希望这些节目成为帮助中国知名品牌产品进入中东市场的桥梁。”这种定位的局限性也决定着其传播和受众只会限于商界或很少一部分外国人。被温州商人收购的这家电视台,也同样摆脱不了商业功能定位。

中国商人收购外国电视台,与政治无关,而且也应该力避与政治挂钩。与其把收购电视台看成传播中国文化的媒介,其实不如看成是传播中国商品信息的平台。收购一家外国电视台,其充当的完全属于商品商业广告和介绍国家旅游资源的功能,其实际意义仅限于此。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