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二季度,整个市场可谓热点频现。
无论是政策变化还是运营商的潜流暗涌,都为2009IPTV图变之年的实现增加着有力的注解。站在年中,放眼年尾,相信没有了3G光芒掩盖的IPTV将在下半年逐步展现出其卓越的生命力。至于理由,且看分析:
一、政策渐变:风起于青萍之末
政策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政策的支持是万万不能的。而IPTV这几年的坎坷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幸好,在这个季度,起码在宏观政策面给了产业更多的希望。
2009年4月10日,《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发布。“支持IP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兴服务业发展。”
这一表述使得IPTV第一次以被支持的形象正式出现在国家的相关文件中,这对目前处于政策困境中的IPTV产业或许会是一个发展契机。
2009年5月19日,国办发26号文《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首次对广电和电信的双向进入问题做了明确的指示,要求“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而这一指示的落实将有助于解决多年来广电以39号令为纲——电信不得开办IPTV电视业务的限制。从而为IIPTV、3G等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应该说,多年来严格制约IPTV发展的政策问题,在广电、电信运营商纷纷走向全业务的产业背景下,开始形成了逐渐的变化。这是一个好迹象。
不过,政策毕竟是关注宏观面,在具体的实施中,广电、电信双方在微观解读方面仍会从自身角度出发,为对方设置相关进入壁垒,进行局部博弈。因此,政策虽然有所进展,但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而且由于中国的国情,电视媒体在承担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属性外,还承担国家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政治属性,因此中国IPTV的发展,将无法脱离广电的监管,电信运营商独立获得IPTV业务许可的机会不大,产业仍将会采取电信、广电双主体合作的 IPTV牌照许可准入制。
二、牌照运营商
在这个季度里,IPTV牌照运营商的步伐没有停滞,均在努力耕耘中:
1、上海文广百视通:
作为目前中国IPTV用户最多的牌照商,百视通在加速和运营商的合作同时,正在通过其所把握的内容优势不断延展其业务范畴。如文广携手NBA和华谊兄弟高调启动三屏合作,正是希望借助现有IPTV平台和内容,为自己在电信运营商的三屏合一时代掌握更多的合作话语权。
上海文广总裁黎瑞刚目前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的身份,将会有助于提升文广百视通影视资源的优势,并反馈回IPTV平台。反馈给用户,提高IPTV的内容吸引力。
从资本层面,上海文广下属的具备单独上市能力的子公司中,新媒体方面百视通的优势很明显,因此,无论从何种角度而言,IPTV对于上海文广很重要。
2、央视国际:
2008年经历了在吉林广电面前铩羽而归后,痛定思痛的央视国际在今年加大了和同系统的地方广电的交流,终于在这个季度,和云南广电达成了合作雏形,预计将采取央视国际和云南广电建立合资公司,并以合资公司的名义和云南电信合作IPTV业务的方式。应该说,这样的方式如果能够顺利实施,那么也就为未来IPTV发展提供了电信和地方广电合作的模式借鉴,同时有利解决地方牌照的政策壁垒,其影响必将深远。
3、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继续深耕湖南这一样板基地。同时也在积极尝试和各地电信的合作沟通。
4、南方传媒:
可能难以分心两顾,因此南方传媒在IPTV和互动电视的合作中选择了后者,将全部精力投入了和广东省有线的互动电视项目合作中,预计三季度将开始进入用户放号阶段。
5、杭州华数:
既是IPTV的杭州模式,同时又成为了广电NGB的业务样板,因此,最近华数成为各级领导各地广电取经团的频顾之地。这也促进了华数在全国各地的IPTV(互动电视)的合作拓展。在全国14个省已开展了实质性的放号合作。
但由于广电自身的地方保护主义,华数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如和湖北武汉的合作,就面临着武汉广电撇掉华数,重新进行互动电视平台招标的尴尬。
小结:
IPTV牌照运营商的纷纷启动,对中国IPTV产业的推进是个好事,在电信无法和广电就IPTV进行直接对话的情况下,牌照运营商的协调和配合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就和电信运营商合作的四个牌照运营商(除华数)的运营现状而言,央视国际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IPTV业务目前还都不是专门的公司化运作,且受总局的直接影响太大,市场能力相对较弱;南方传媒虽然暂时不和电信合作,但他公司化运营互动电视的经验完全可以在未来用于电信IPTV的运营,而且在广东市场的优势要大于外来户百视通;至于百视通,就运营能力而言,相比其他几家优势很明显,是电信运营商最为合适的选择。但过于一枝独秀的强势地位,难免会使合作伙伴多少有些顾虑,而这就需要双方在合作中进一步加强互信,以获得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