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10/11/18 10:17

评论:固定电话资费需要一场价格战

华商报  马红漫

固话月租费坚冰已饱受消费者诟病。据悉,北京市消协已向国家相关部委正式提交关于逐步降低固定电话基本月租费的建议。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对此给予书面答复,认为消协建议“反映了广大消费者的呼声和意愿,与我们的工作思路和方向基本一致,我们表示赞同。”

主管部门放手电信企业自主经营的表态早已有之,但以固话月租费为代表的电信资费却长期“固若磐石”。其实,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就曾联合下发通知,提出取消政府定价,对固话等业务资费实行上限管理。但一年过去了,较为柔性的监管并未触动固话月租价格坚冰,正如同在成品油零售市场,主管部门的上限管理并未遏制住油价上涨“牛头”一般。

事实表明,在既有垄断特征明显的领域,行政命令当更为明确和刚性。如今,国内、国际长途IP电话通话费,移动电话接听等资费均具有一定下调空间,其根源就在于2002年当时的信息产业部提出这些资费交由各电信运营商自己决定收费标准,报有关电信管理和物价部门审批备案即可。以此观之,当前固话月租费是否能立竿见影地下调,还需视主管部门的态度而定。

固定电话装还是不装?这确实是个问题。即便不打电话,一般家庭每月也需要支付几十元的月租费。依照运营商的说法,固话用户即便没有使用服务,也应当为接线入户的线缆等成本买单。这样的辩驳显然有些站不住脚。且不论随着国内固定电话普遍使用光导纤维,现在电信运营成本已大幅下降,而收费水平却未随之降低;单就市场普通规律而言,运营商的成本当在其内部消化,直接转嫁给消费者的言行本就有所偏颇。

实际上,国内电信运营商的傲慢来自于行政部门的价格保护体制,而高资费收入又反过来弱化了其服务意识。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国外电信市场。比如,同在大洋洲,澳大利亚电信用户的资费就远远低于新西兰。究其根源,澳大利亚政府的电信准入政策比较宽松,激烈的电信市场竞争倒逼资费水平尽可能地降低。在电信商鹬蚌相争之时,消费者则享受到了渔翁之利。

电信企业所谓“高成本”之说并非高资费的源头,行政呵护下的垄断厚利才是症结所在。固话资费需要一次激烈的市场价格战,在短期国内电信业充分竞争尚难激活的格局下,主管部门在做出积极回应之后,当尽快给出明确的价格灵活调整的具体政策指向,不能再让固话电信收费价格坚冰不化了。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