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9/7/14 13:36

关于直播卫星的地下市场调查情况

中广互联  路红梅

编者按:

几乎是一夜之间,城镇的楼房阳台上、农村的房顶上,接收卫星信号的“小耳朵”铺天盖地的长起来,同时也带动了卫星电视市场的蓬勃发展。虽然国家对私自安装卫星天线明令禁止,各地对地下灰色市场也“严厉打击”,但这些“小耳朵”并没有任何要减少的迹象,反而在以几何的速度疯长。直播星地下市场究竟有多大?老百姓为什么对卫星电视会有这么强烈的需求?地下市场给整转中的有线电视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记者追根溯源,实地考察了地下市场的具体运作;走村串巷,寻问老百姓的真实声音,希望能通过记者的笔,把地下市场以及百姓的需求真实地反映出来,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和思考。

农村百姓声音

保定市,满城县,某村,周日。

村民小李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陪孩子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小李说,自从家里买了个锅后,电视能收到40多个频道,小李喜欢看的电影、他妻子喜欢的电视剧、父母喜欢的戏曲,一家人的收视需求基本都能满足。以前一家人围着4、5个频道换来换去,1个小时的电视剧会插播半个小时的广告,妻子总是气愤的扔掉遥控器。

这个地方处在中部平原地区,不属于偏远山区,不在直播星“村村通”工程范围之内,几乎没有人家看有线电视,“这里的模拟信号也就有5、6个台,而且县里的台大部分时间都在播放广告,根本没有办法看,还不够生气的呢。这些节目根本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小李说,他们村子90%的家庭都装了锅,邻村基本上也都安装了锅。现在这里的人基本上是用卫星锅收看电视的。记者登上小李家的房顶放眼看去,果然每家的房顶上都伸出一个“小耳朵”。

“虽然农村人非常想了解外面的世界,但是接受信息还是处于被动状态,看电视基本上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村民不会为了看电视而主动去交钱,有线电视每个月要交十几元钱的收视费,现在一次性投入200元钱装个锅,可以免费看电视,大家当然要装锅了。一个要交钱,一个免费看,你说农民会选哪个?”小李对记者说。

在另一个村子里,村民指着他家房顶上的大锅说,我家这个大锅只花了300多元钱,都用了5年了,能收50多个台,用锅收的信号挺好的,不会再去交有线费,农民挣钱的渠道少,基本靠土里刨食,当然要精打细算经济账。

还有村民对记者说,“如果村子里让安有线,每个月交十块二十块钱,我想村子里的人是没有人交的,农村的情况比较特殊,赶上农忙季节没有时间看电视,但是也要照旧交有线费;那还不如买台电脑,直接用电话线上网看电视呢。如果节目能按时定制,为了自己喜欢的节目付钱,我还是愿意的。比如赶上农闲季节,我愿意交一个月的钱定制我喜欢看的节目。”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统计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为65,578,434,占全国有线用户总量1.63亿的40.23%,可见有线电视在农村还是有较强吸引力的;还有另外一个数据,农村有线电视的入户率仅为26.77%,表明有线的农村市场做的并不充分,据记者调查了解,还有一些并不算偏远的农村地区,既不属于贫困山区,不在村村通工程覆盖之内,也没有有线网的覆盖,除了安装锅,好像没有更好的选择,具有45套免费节目的直播卫星电视很自然的占领了这部分市场。

暗访农村销售点

农村对卫星电视的需求,拉动了农村卫星电视市场的兴起,这些卫星接收设备的销售点大都由销售家电的代理商代理,一般集中在几个村子的交汇处,这里来往方便,也比较繁华。

记者扮作卫星设备批发商跟随当地人来到一条街上。这条街上一连好几家家电销售点。街边一个“天线批发”的大牌子把记者引到一家店里,店里摆放着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来看货的人来来往往,但是当记者问到有没有卫星盒子,老板还是很机警的看了一眼,寻问,“你是哪儿的?”,因为记者有当地人带领,店主很快放松了警惕,开始介绍起他的产品,还拿出了一个“锅”让记者看。

店主说,现在的大锅收的信号不太稳定,有干扰,现在都使用小锅了,小锅信号稳定而且收台多,在记者的要求下,店主拿出一个30公分的小锅,原来店主说的这个抗干扰的小锅,就是中星9号的接收天线,“可以收5、6十个台,”店主说,并承诺,机顶盒1个月内保换,一年内保修,过了保修期可以以旧换新。记者谎称朋友需要大量批发,先考察一下市场,拍照片回去对比,店主方答应记者拍了照片。

如果说前几家店主还有些遮蔽,在一个家电维修店里,店主大方的把卫星天线挂在墙上,口气也比较大,“我除了飞机大炮不会修,其它的电器都没有问题。售后服务决对放心,保修半年,一个月内保换。”店主说,“一套设备安上之后,三年四年也不会坏,这一片的老百姓基本上都装了锅,维修的生意红火了起来,只要打个电话,10元钱上门修一次。这一片几个村的百姓,都是我的服务对象。”

走完这条街记者了解到,这里整套卫星接收设备价格一般在200元左右,品牌也是比较固定的几个,有三星、天诚,还有本地产的东方红,带记者来的当地人告诉记者,村民们的生活习惯是集体式的,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大集团,往往一家人装锅,全村人都装锅,一家用什么牌子,全村人甚至几个村子的人都会用这个牌子,这种仿效的连锁反映使农村的卫星设备销售市场很火爆,品牌也比较单一。

城市百姓声音

甘肃兰州市民小陈气愤的对记者说,“我退定有线已经半年了,我不看有线而装锅纯粹是被有线逼的,”小陈说,那年他家装修,暂时关闭有线半年,等装修完再去开通时,服务人员告诉他如果要继续开通有线,必须补上上半年的有线费,小陈气愤的说:“我那半年没有看电视,为什么要交有线费,我一气之下,买了锅,现在看的挺好,而且经我介绍,朋友们也买了锅,经我手出去的锅,就有二十多个。”

河南郑州小吴对记者说,现在年青人使用电脑比较多,很少有时间看电视,就是看电视,也是在网上想看什么就搜什么,我家只有一台电视机,但是有两台电脑,我和妻子都用电脑,只有父母看电视,有线只装了一年就退了,给他们装了一个锅,一个是老人用两个遥控器比较烦琐,再一个就是他们对节目要求不高,现在的节目他们基本够看了。

小吴很直接地对记者说,我在市场上买一套设备总共160元,而有线年年都要收取300元的收视费,你说那个划算?

记者在网上百度一下“中星9号”,网页会链接到很多销售中星9号接收设备的网站或论坛,真正关于卫星接收机的报道,基本上是各地多部门如何联合查处整治,这也侧面说明了地下卫星市场的火爆。有线在数字化整转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老百姓抱怨颇多。除去免费和收费的因素外,有线自身服务体系的完善、节目质量的提高和形式的丰富,都是有线能否固守住自己的阵地而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直击河南郑州地下市场

动车和谐号以每小时126公里的速度行驶近7个小时,记者来到北方大规模地下卫星接收设备销售市场之一郑州,郑州有4个电子产品批发商城和2个小商品批发集散地,都是卫星设备地下市场的聚集地。

记者发现,在市中心的批发商城里,专门的卫星设备批发店只有3家,其它店都是在销售其它电子产品的掩护下进行卫星设备的批发销售。

记者在一家店里看到店主正忙着清点货物,当记者表明想要做批发的生意来考察一下市场时,店主把记者拉到一边轻声的说:“你现在做这个生意有点晚了,现在一套设备只赚十几块钱的差价,春节的时候利润才大呢,一套设备能卖到5、6百元,做这个生意比较早的都赚到大钱了。”

店主指着刚到货的盒子说,“3月份的时候价格开始往下降,一天几个价,刚进来的货还没卖完,价格已经降了几次,各种牌子的盒子比着往下降。”

记者问,“我店都租好了,如果这样我这个生意就做不成了?”店主笑笑对记者说,“现在差价虽然少了,但是销量也多了,不至于赔钱,以前一个盒子能赚几百元,现在一个盒子只能赚十几块钱,只能靠大量的批发,如果量小的话,更赚不到钱。”

店主向记者承诺,如果在他这里批发量大的话,会给最低价格,“卖给别人都是260元一套,看你第一次做这个生意,我230块钱批给你。”

记者在另一个店里,看到各种品牌和大小不等的盒子摆满了柜台,刚进去只有老板娘在招呼,一口价200元,再往下砍价,老板娘只说了一句:“现在本来就没有多大的利,行就行,不行就算了,”便再也不吭声。记者忽然看到老板名片上的名字,竟然和记者同姓,便亲切的攀起亲戚来,老板这时才抬起头来笑着看了看记者,态度180度大转变,老板娘一看是本家,也非常慷慨的说:“既然是本家,那没的说,这样吧,你要是要的话,我也不多说了,160元每套”。

看来这真的是最低价了,说来说去,也只在几块钱之间浮动,跟春节期间的高价相比,现在的地下市场真的不太好做了。

记者还看到有一些大品牌的机顶盒也在销售,但是是专门代理商代理,做的比较谨慎,店里只有机子的样品,如果需要的话,要提前定货,代理店的老板对记者说,“如果需要,提前打电话定货,我们有物流公司直接送货到门,物流公司代收货款,价格最低260元”。

记者在店里坐了十几分钟,陆续有3个人前来洽谈业务,一个河南辛乡的零售商一次定了五、六十套的货,店主说,现在货需要等几天,下周才能到货,还有已经交了钱在等货的呢,货是定量生产的,但肯定有,大概一周的时间就能到货。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