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费是3G推广的“拦路虎”。久高不下的资费,有诸多的原因。其一是3G建设的投资成本巨大,其二是三大运营商为国有垄断型企业。自然,盼望资费下降是水中捞月般不可现实。
新近推得很火的“3G定制上网本”和即将火热的“3G定制手机”,虽然能够给咱们消费者带来一点实惠,但实则对普通劳动者而言,注定是一场不可逆转的“大屠杀”。
羊毛出在羊身上,运营商对3G终端的集中定制采购,在厂商面前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挟垄断资源以令厂商,能够最大空间的压缩厂商利润。既然如此,厂商又为何热衷将热脸往运营商的屁股上贴呢?
其一,薄利多销是一个原则。集中定制采购,能够为厂商带来一笔数目不小的订单。其二,通过运营商渠道,推广和树立自己的品牌。宇龙酷派,就是依附CDMA树立起来的高端国产品牌。其三,真正的利润压缩不在厂商,而是在普通劳动者。
在一条生物链上,老虎吃狼,狼吃羊。运营商压迫厂商,使得定制终端的出厂价低于其他渠道,从而用来取悦咱们消费者。而厂商也属于强势地位,将运营商压缩掉的利润,转嫁到普通劳动者身上。在中国这个劳动成本低廉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国度,厂商压缩劳动者的劳动成本,那自然无可察觉,也无法抵抗。
如果劳动者反抗,那结果会是如何?得到补偿吗?显然,这是非常不了解国情的幻想结果。按照国情,厂商势必会将一部分抵抗者清除,以稳定大局。而厂商能够抵抗运营商吗?能,我能。我能的结果,那就是被运营商从渠道中清除。而这条渠道,已经越来越有份量,越来越具有垄断地位,谁能不服呢?
所以,劳动者必须服从厂商,厂商必须服从运营商。而运营商,貌似必须服从消费者。当然,在中国的国情下,可以忽略不计。看似便宜的定制终端,是一个戴着脚链跳舞的天使。虽然比其他渠道购买价便宜,但诸多的约束条款,甚或是“卖身条约”,也会直到我们将得到的实惠成倍返回后才可能解除,甚至一直不能解除。对于运营商来说,这是一种毫无风险的投资,省却的购机款就是投资款,而我们既是被投资人,亦是回报人。我们得到投资后,必须源源不断的回报。
在这个链条上,只有运营商在消费者和厂商面前都得到了实惠。厂商在运营商面前吃亏,在劳动者身上得到补偿。而作为消费者和劳动者的我们,能得到什么呢?弱势的我们,摆脱不了的是被压迫和剥削的命运。作为消费者,得到运营商短暂的便宜,却要忍受长期的高资费,为中国移动每天三亿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作为劳动者,一点实惠也捞不着,还要加大劳动强度,付出更高的劳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