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专访
2012/6/12 07:10

中利科技:双管齐下破局行业微利困境

C114中国通信网  蒋均牧

C114讯 6月12日专稿(蒋均牧)我国光电缆生产企业众多、市场趋于饱和且竞争惨烈,“微利”大背景下如何实现自我突破、找到新的蓝海,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命题。

作为国内光电缆业龙头企业之一,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利科技”)选择了产品线垂直整合与进军新市场齐头并进的企业发展策略,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基础运营商网络演进和业务转型步伐正在加快,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我们也作出内部外部的调整,确保与市场需求同步。”中利科技总经理杨祖民日前在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

破局:行业低谷期收入净利大幅增长

2011年对通信基础设施供应商而言压力颇大。就全球来看,受欧债危机影响经济复苏放缓,运营商建设投资亦随之收缩;就国内而言,尽管通信建设步伐依旧,竞争环境却更为残酷,整体利润率下降、恶意竞争等问题屡见不鲜——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较为低端的光电缆业尤其如此。

而中利科技2011年实现营收47.9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4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达2.19亿元,同比增长30.47%。

单纯的财报数据只是一方面,该公司在重点市场上的多项突破或许更具说服力。

在国内三大运营商集采中,中利科技的特种电缆产品市场份额依然遥遥领先,其中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保持了50%以上的份额,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该公司对主流设备供应商的配套销售业务也持续增长,并成功进入诺基亚西门子通信。

创新:产品线整合迈向高端

杨祖民认为,中利科技营收与盈利能力的持续快速增长、市场份额的稳步提升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其通信用线缆“专家”品牌影响力在产品质量、服务能力的支持下进一步扩大,得到包括运营商在内的客户高度认可;二则是该公司不断通过创新来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强化成本控制与市场快速响应能力。

他表示,通过研发、人才、管理机制等多个层面的全方位创新,中利科技不仅完成了产品线垂直整合、向高端领域的迈进,更实现了从传统生产制造型企业向研发创新型企业的关键升级。

中利科技迄今为止在国内已设立了三大生产基地,实现了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端到端整合,产品线基本覆盖所有的通信用线缆。基于完善的产品结构以及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点、中转仓库,该公司平均2-3天内就能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产品并交付到客户手中。

对于传统优势产品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该公司也根据干扰屏蔽、成本、安全性等方面需求不断推陈出新:“第一我们的软电缆有专业的屏蔽结构,防止影响到其它线路或受其它线路影响;第二在软电缆原材料上由于铜材价格的居高不下,我们也有一些利用铝缆或者是铜包铝产品在不影响性能情况下进行替代的方案;第三在安全方面传统软电缆产品大都仅仅阻燃,我们提供的产品不仅阻燃与耐火并重,还不会释放有毒化学气体,符合软电缆发展趋势。”

进军新市场:与运营商演进需求同步

在我国通信产业链中运营商无疑处在顶端,其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引导了市场的变革。从话音到数据、从2G到3G/WLAN、从粗放式网络运营到节能减排,运营商的网络演进和业务转型步伐正在加快,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中利科技当前的主营业务分为两大板块,一为光电缆系列产品、一为新能源。2011年该公司成功并购江苏腾晖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腾辉电力”),通过优势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规模进入光伏电池组件及光伏电站市场。

腾晖电力拥有业界一流的全自动生产设备和高端团队,与传统生产企业相比,可以大幅度降低人工数量从而直接降低生产成本,其产品光电转换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光伏电池及组件产能高达1GW(C114注:10亿瓦)。

“在运营商网络运营成本中有50%来自电费,节能减排不仅是国家的号召同时也符合运营商自身诉求。中利科技是国内第一批布局新能源的企业,2007年就与中国移动签署了一项绿色行动计划。”杨祖民介绍称,通过对腾辉电力的收购,该公司完成了新能源领域的资源整合,有能力为运营商能源升级、真正实现绿色通信作出贡献。

当前运营商机房、基站布局已趋于完善,对光电缆需求向传输类产品转移,因此除两大主营业务外,中利科技还致力于开拓数据产品及终端配件市场。

“在高速传输方面,我们的铜缆已经可以做到20G以上的速率;终端配件包括电源线等,正针对苹果等全球知名公司积极准备相关产品的认证。”杨祖民表示。

中利科技:双管齐下破局行业微利困境
中利科技总经理杨祖民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中国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