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专访
2010/10/11 10:36

P&T2010专访诺基亚西门子大中国区总裁张志强

C114中国通信网  蒋均牧

在2010年中国国际通信展上,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大中国区总裁张志强接受C114中国通信网专访。张志强表示,本次通信展诺西将围绕“如何面对变革”,提出“智能、致全、至信”的制胜之道,解决运营商在新环境下面临的三大挑战——不断增长的数据流量、客户感知度,以及行业变革的灵活程度。对于未来通信也发展趋势和诺西的发展战略,张志强认为TD-LTELTE FDD都会被广泛接受,而诺西希望在LTE上占据领先的位置;诺西收购摩托罗拉更多地势互补的关系;大中国区也将成为诺西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C114: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C114通信展高层访谈节目,现在坐在我身边的是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大中国区总裁张志强先生。张总你好,请和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张志强:各位网友大家好。

C114:我非常想了解这次通信展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的参展主题?公司又是如何理解、诠释这一主题?

张志强:我们的主题一句话来讲就是“如何面对变革”。我想借这个机会简单聊一下我们对行业发展变化的看法以及我们诺西如何面对挑战,并介绍下在展会上所展示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业界人士都认为目前通信行业已经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很多人都觉得“现在的日子和以前相比有很大差距”。其实我在最近一段时间参加了几次不同的研讨会,可以看到不管是经济学人士、政界人士都谈到了几个大的发展趋势:城市化、信息化、老年化、服务化、多元化,你可以发现,所有讨论的人员都认为信息化或者ICT(信息通信技术)是将来主要发展的一个方向。那么很多人还提到,ICT将传统的制造行业相当一部分工作替代了,传统的生产行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不管怎么说,我们认为电信行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起点阶段,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在这样一个行业中从事我们现在的工作。那么只是说我们如何适应面临的挑战、适应面临的变革,将风险变成机会。

我们认为运营商当前面临三大挑战,诺西也将从三方面提供解决方案。

有人认为无线技术在过去十几年发展中是历史上到今天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技术。那么随着过去2、3年来智能终端进入网络中来后,我觉得发展迈到了新的台阶,把应用的好处和挑战放大了很多倍。我们算了一下,目前智能终端用户才4亿左右,占10%左右的应用率。今后几年行业普遍认为会增长到30亿,达到50%的应用率,也就是每2个人之中就有1个人会用智能手机,在中国将增长4倍达到1亿左右。

那么智能手机带来的挑战,智能手机在设计的时候更多从计算机角度,客户感知度提高很大,但对网络产生巨大挑战。大家知道,如果看Youtube一个很短的视频,实际上相当于50万人同时在发SMS,SMS运营商是有运营收入的,可以支持网络发展、扩容,在数据方面现在则还没有一个很成功的应用模式,更多是采取包月的模式。信令上也是一样,一个智能终端实际相当于同时呼出几百个电话,因为在很短时间内就要查询下网络是不是在下载了。对网络资源的使用产生了很大压力,数据流量百倍地增长。但是运营商面临的挑战是,如果不去做包月的大家就不上网,而上了网之后又有一部分人滥用了一部分资源,导致数据巨大挑战。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用户感知度,就是说大家都进入网络,可能有些人付费很高有些人付费很低,但是感知度实际上是没有区别的。那么这样很多人就对网络不满意,导致用户离网或付费不再有积极性。运营商只有找到一个很好的方案,针对不同的客户定制服务,才可以提高用户忠诚度、创造新的收入来源。这是第二个挑战。

第三个挑战,这个行业高速发展,作为运营商来讲、设备供应商来讲、服务供应商来讲,如何快速应对变化,这是决定未来真正优势所在。传统的技术革新、传统的流程革新速度远远低于电信行业变革、变化的速度。一个企业要想未来取得成功,如何快速应对这种变化,我们认为这是最大的挑战。

所以,数据的增长、客户感知度以及变革的灵活程度是未来运营商面临的三大挑战。

C114:诺西围绕这三大挑战提出的解决方案?有哪些亮点?

张志强:为了应对挑战,我们诺西有智能、致全、至信制胜之道,大家在展台上可以看到我们所提供的这三大解决方案。

什么叫智能,刚才我们谈到随着智能终端的增加,对网络的压力很大。我们在网络的设计中就不仅仅增加载频数、在某一地方增加带宽、在某一局部做些优化就可以解决短期的问题。实际在网络的设计中就进行“扁平化”,避免很多瓶颈,在网元的设计、在网元优化的设计、在终端的设计、在后端传输的设计,在整个端到端考虑到智能终端对网络造成的冲击,打造一个智能网络。

与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产品我们的设备在网络的效率上能够提高50%-80%,在网络终端电池的寿命上也能提高50%-80%。端到端这样考虑后,智能的网络设计、智能的网络优化、智能的网络终端、智能的网络传输,整套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运营商解决智能终端带来的冲击。

致全,我们认为应用是未来的重点,硬件已经越来越不重要。如何能够将每个应用快速推向市场、让用户放心使用服务、针对每个人打造其需要的应用环境和个性化体验,这是我们所做到的。大家知道在网络中,每个人的应用或者生活使用习惯藏在不同的网元中,不管是计费也好、位置也好、流量也好、给谁打电话也好、实际每个人的使用习惯是已知的。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运营商为每个人打造其真正所需要的网络宽带服务,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价格为其提供服务。大家在展厅上,如果有机会可以看一下我们设计的4口的家庭、父亲母亲两个孩子在上下班、吃饭、娱乐、工作、上学各种应用场景下按我们的智能终端、智能网络解决方案,如何真正享受ICT带来的方便和实惠。

最后,我们诺西能够提供已经证明的解决方案——诺西在全球已经为150个国家的300多家运营商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我们认为可以将我们在全球各地场景下已经证明的很多应用,拿到中国来,帮助我们的运营商迅速推进到实际应用,而不是先试一下。运营商希望解决方案拿过来就可以迅速铺开真正产生经济效益,用户也可以真正喜欢而不是成为试验品。在这方面,诺西能够提供我们的成功经验。

智能、致全、至信就是我们这次带来的解决方案,在展厅上大家也能看到相关的展品。

C114:在您提到的三大挑战、三大解决方案方面,诺西是不是有一些已有的成功案例可以与大家分享?

张志强:在我们的展厅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智能网络和智能终端,会展示与诺基亚TD手机的连接,在下载速上TD手机大约是110Mbps的下载速率,大家可以在现场体验智能网络上的高速率。诺基亚的终端也可以提高手机的使用寿命,电池持续时间更长。

另外一部分,我们的数据管理平台会进行展示,在我们的解决方案上、我们的管理团队如何帮助客户打造一个开放、透明、端到端的生态环境。

另外我们还会展示一些M2M物联网支持平台、计费平台。

C114:我们看到诺西本身自成立以来走过了一条合并、重组转型的变革之路,也可视为变革时代的一个成功案例。能否为我们详细介绍公司的经验?

张志强: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在过去2、3年中诺西有一个成功的整合,诺基亚和西门子的网络部门合并到一起,明年我们也会把摩托罗拉的无线网络资产并入我们团队。

过去3年来我们确实走过了一条成功的合并之路,我觉得其中有几个主要的成功因素:第一个我们的团队有一个共同的意识,就是对行业的使命感、未来我们的行业是怎样发展的。刚才介绍了我们怎么认可这个行业发展的,全体员工共同有这个认可、共同愿意改变现有的运营模式和企业模式以更适合未来发展需要,非常重要。全体员工共同支持我们公司的未来愿景。

第二个两家母公司利用各自的优势、真正将资产整合做到1+1大于2。

第三是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与传统企业相比我们是一家非常扁平化的企业,那么从最高的CEO到生产线、销售一线员工也就是7级左右,每个人在实施方面能够真正做到最优化。

另外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我们意识到在变革的过程中很多变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在变动中如何保持团队能够支持变革、新的人员如何进入到管理层把更多朝气带入进来,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尝试。

所以走到今天,变化对诺基亚西门子不是件新鲜事,不变化倒反而是很奇怪的事情。在过去3年内,不管运营方式、组织结构、人才培养都做了很多的变革,所以反过来讲,现在这种行业的变化对我们反而是一大机会。传统的企业如果那么多年来都是成功的,很可能不易于变革,成功的企业往往不愿意变革,而像诺基亚西门子通信这样的新兴企业可能更适应行业变化、创造更多增长机会。

C114:“以变为不变”确实是在新时代中获得成功的要素。我也很感兴趣,诺西一共分为7级,您大概在哪个级别上?

张志强:我大概在第二到第三级的样子,CEO和董事会一级、然后大区一级,再往下是客户团队,下面还有大区和省一级。

C114:诺西对大中国区的重视和持续投入有目共睹,大中国区的表现也在所有大区中相当突出,在此能否请张总与我们分享一下今年以来诺西在大中国区取得的成绩以及今后的发展策略?

张志强:中国对诺基亚西门子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大区,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什么这样,8个大区中中国是唯一一个把所有产业链都挪过来的大区,从销售、生产、研发以至全球采购,整个产业链的每个方面,中国在人员也好投入也好都处于很主要的位置。

当然主要原因除了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具有生产上的优势、越来越体现出的研发优势以及新应用方面的优势。我们中国人愿意尝试新技术、愿意使用新技术,所以LTE也好、物联网也好、三网融合也好、其他新应用也好,中国都是最先大规模尝试的。诺西如果能在中国取得成功,对在全球取得成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目前我们中国占销售额的百分之十几,人员也是百分之十几的样子。我认为这种发展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因为中国人口是最多的、所有的新技术在中国都能得到应用,诺西所有的技术都在中国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当然我们对自己有更高要求,我们希望在更多地方能够做得更好些,也希望大家能够给予我们更多支持。

C114:除了您刚才提到的这些要素外,能否谈谈其他大中国区业绩成就背后的内在要素以及中国团队的付出?

张志强:首先我们从不言败,从来都是很有朝气地迎接每一天、迎接每个挑战。我们的团队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团队,过去2、3年中很多年轻人与大家共同承担起管理责任,所以年轻的团队给了我们很大朝气,而且大家愿意面对挑战、面对变革。

另外我们是一个中外合作的团队,基本上面对客户的一部分都是中国年轻一代、本土的管理人员;内部包括技术部门大都来自总部支持,帮助我们把最好的应用和实施好的案例带到中国来。所以我们的优势就是将两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客户的感知、客户的关注以及技术的优势,能够很好地结合到一起;并将一些内部的优势转移到市场的优势上来。

基本上就是这么亮点。

C114:我们看到苏立(Rajeev Suri)去年掌舵诺西后不但强调收入也提出了重视市占率的策略,这对大中国区的发展策略和业绩是否有所影响?

张志强:我觉得苏立上来后市场占有率是我们内部关注的事情,但我们更多关注的还是客户感知度,就是帮我们客户做了些什么样的工作。那么我们更多谈的是如何建立和客户的长期的发展关系。在电信行业大家都知道就是长期的合作关系,不在一点一滴而在长期共同发展。

苏立上来后对这方面在全球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作为前线的管理人员,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与客户合作上,与客户共同增长。

那么更多为客户解决问题、与客户共同增长、面对三大挑战提出解决方案,客户就会回报给你,在合同上也好、在市场份额也好。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市场份额的增长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我觉得作为一家公司而言,就市场份额而市场份额,是没有长期发展可能性的,因为客户最终还是会意识到端对端、长期发展相比“某一个合同更便宜”要重要得多。

C114:诺西在TD-SCDMA和TD-LTE的研发投入、产业链建设、标准推广所做贡献非常重大,为未来TD这一中国标准的技术发展蓝图提供了平滑演进的基础。今年7月初,诺西还发布业界了首份TD白皮书。其中对TD成功要点的分析,诺西对TD的立场、承诺,以及TD技术在中国移动网络体系定位、“多层蛋糕”等一些观点引起了业界反响。诺西积极推动TD的主要目的?未来希望在整个格局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张志强:我们也做过分析,认为随着频率资源越来越稀缺,全球相当部分运营商拿到非对称频率。如果TD-LTE能在中国迅速、很好发展的话,那么TD-LTE在全世界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基于这样一个判断,诺西对TD-LTE和LTE FDD同时进行支持,不仅在中国在全球也支持TD-LTE的发展。

那么TD-LTE在中国是中国移动主推的技术,在过去几个月之内,我们加强了杭州研发中心,把全球研发中心包括管理人员都挪到杭州后,我们在研发速度等方面获得了很大的进展,获得了中国移动、信产部的高度支持。我们认为TD-LTE只有在中国能够做好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推广向全世界。

在这点上,我们在TD白皮书中也讲得非常清楚:TD-LTE要想成功,必须成为一个国家化的技术,被全球更多运营商使用。而诺基亚西门子作为一家全球化的设备供应商,能够提供很好的渠道,能够帮助将TD-LTE推向全球其他运营商。目前除了中国移动,我们在TD-LTE方面与日本、俄罗斯、印度以及一些其他国家的运营商保持了实质性的接触,有了广泛的合作。

我们发这个白皮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呼吁整个行业来共同重视和支持TD-LTE发展。不仅运营商、设备商,包括芯片、包括终端、包括应用、包括政府,必须全面支持才有可能把TD-LTE推到全球。我们不希望TD-LTE只成为在中国应用的技术,这对行业发展、产业链发展都是没有好处的。

C114:TD-LTE发展相当迅速、前景也很美好,诺西希望在未来TD-LTE市场中拥有怎样的地位,包括拿到多少市场份额?

张志强:我们认为TD-LTE和LTE FDD都会被广泛接受。那么LTE FDD现在主流厂家都已经支持,而我们现在是全球第一的LTE FDD设备供应商,拿到了17个商用合同。随着我们和中国移动以外的其他3、4家全球运营商的各种深入合作,我们认为TD-LTE也会在世界上占有一定的位置。

那么不管哪种技术不管哪家运营商,我们诺西希望在LTE上占据领先的位置,带领技术潮流成为技术领先者,能够与运营商一起,迅速从2G、3G走到下一代移动通信

C114:诺西7月和摩托罗拉达成协议,12亿美元收购后者无线网络基础设施部门。明年摩托罗拉无线部门将并入诺西,大中国区现在是否有了详细的合并计划?会不会裁减一些部门或岗位,或者用诺西品牌的设备替换运营商网络中的摩托品牌设备?

张志强:我们目前双方计划明年1月1日正式将摩托的运营商、无线部门并入到诺西系统里来。我们12亿美元的收购包括了摩托2G、3G、LTE、WiMAX,全球生产、研发、服务、采购,大约有8000名员工并入诺西系统。

从产品路线来看,我们双方有一个整合小组,法律上规定两个不同的整合小组研究下一步产品路线如何进行发展。具体措施要等到明年1月1日后才能对外正式公布,我们会主要考虑到客户的选择,就是客户认为什么样的技术是最好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怎么样的,我们会更多考虑他们的需求来决定产品的走向。

至于说整合,摩托和诺西更多是互补的关系。我们在收购时总部就给了一个很好的定位,包括苏立也讲过,实际上这是一个“增长的故事”,而不像之前诺基亚西门子的合并更多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我们会基于摩托现有的关系和我们双方的合同、产品,保证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对我们而言并不是一个减法而是一个加法。
所以我们非常高兴摩托加入我们的团队是增加了我们的实力,而不会存在未来任何的动荡。

C114:摩托罗拉起诉华为一事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业界有些看法把此事与诺西收购摩托无线部门联系起来,对此诺西是怎么看的,是不是有一定的说法?

张志强:我们最近也关注到这一点,业界在这方面传播了很多谣言,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无稽之谈”。

摩托罗拉和华为之间的诉讼实际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最近一次是在7月16日,增加了诉讼人员和内容,实际是长期过程中的一个步伐。诺基亚西门子7月19日宣布购买摩托无线资产,时间上可能有3、4天的巧合。

诺基亚西门子和摩托两家公司在年底之前,仍然是竞争对手,在法律上不允许、也不可能双方共同协商来如何进行诉讼。

所以诉讼一事完全是摩托罗拉自己进行的,诺基亚西门子与此事没有任何关系。

C114:非常感谢、也感到非常高兴张总能够接受我们C114此次采访,祝愿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将来越办越好。

张志强:非常感谢,谢谢大家花时间来与我们共同探讨未来电信行业发展方向以及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们诺西的发展,谢谢。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中国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