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9月25日上午专稿(蒋均牧)虽然在整个网络中光纤涂料只是一小部分,但实际上它对网络的稳定性、生命周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随着电信运营商大规模投资3G与FTTx网络,光纤乃至光纤涂料再次进入了业界的视线。
帝斯曼光纤光缆材料部亚太区市场发展经理柳懿在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目前帝斯曼第三代光纤涂料抗微弯涂料已经问世,将更好地帮助运营商网络建设、规避网络中断风险。而帝斯曼在中国市场的目标一如既往,“做一个技术的领导者,做市场份额最大的领导者”。
帝斯曼从事光纤材料开发有30多年的历史、拥有全球光纤涂料80%的市场份额,在该领域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第三代光纤涂料今年问世:抗微弯
C114:柳总您好,首先我想了解光纤涂料对光纤有哪些作用?
柳懿:光纤从结构来看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光纤的预制棒,它是玻璃拉丝的,可以起到信号传导的作用。还有另外两层涂覆材料,结构上分为内层和外层,内层比较柔软起到保护作用,外层坚硬对外面光缆的材料起到保护作用。帝斯曼内层涂料和外层涂料都有产品,帝斯曼是的紫外光固化光纤涂料的发明者
C114:帝斯曼从事光纤材料开发有30多年的历史,现在最新的市场、技术、产品等运营情况怎样?
柳懿:帝斯曼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了第一代紫外光固化光纤涂料研发和商用,实际上那个时候,光纤通信也是刚刚起步。可以说帝斯曼随着光纤通信技术出现,同步研发相应产品进行商用。
目前帝斯曼的光纤涂料经过第一代、第二代,已经发展到第三代——DeSoliteSupercoatings。前不久刚刚推出第三代的涂料最大的优势是它可以帮助光纤起到抗微弯的作用,可以防止光纤的信号衰减,降低。
光纤发生微观弯曲的时候,由于它的变形机理作用,有时候光纤会产生额外衰减,实际上我们的涂料就能起到保护作用,可以降低微弯时候的信号衰减,这是它的特性。帝斯曼在抗微弯涂料方面,是全球首发上市的唯一一家。
C114:第三代的涂料何时首发的?
柳懿:第三代的涂料大概去年开始在海外试商用。今年帝斯曼与长飞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同时发布了抗微弯的新涂料产品。
除此之外,在另外一种细分市场也有一些新的产品,比如说随着来自运营商3G宽带接入的增加,今年中国光纤光缆的产业扩大、产量扩张,他们是通过提高拉丝的速度来提升产量。对于光纤制造商来说,提高拉丝速度的时候,光纤涂料的性能也要有所提高,否则用一些老的产品,不一定能够满足光纤拉丝速度的提高。帝斯曼为此提供了一些低挥发性、高固化度的产品。
光纤涂料市场拥有80%份额
C114:帝斯曼在全球光纤涂料市场上具有主导地位,主要是归功于哪些原因?
柳懿:帝斯曼占有着全球领导者的地位,拥有80%左右的份额。
首先、帝斯曼是光纤涂料的研发者、发明者、技术领先者。早在第一代光纤通信技术开始出现的时候,我们已经有涂料相关的服务和商用了。
第二、随着技术的研发,将研发的创新与市场相结合。帝斯曼无论在海外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特别注重客户需求,为其提供相关的有价值的产品。对客户来说,与帝斯曼合作非常放心,起到了非常完善的价值传递过程,这也是帝斯曼所倡导的价值传递的概念。我们的新技术不仅仅是销售给客户,还让客户在他的客户面前有价值。因此帝斯曼在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后,发展之路就会非常清晰,非常健康。
第三、服务方面,帝斯曼是跨国集团,我们在全球五大洲遍布着很多的服务网络。帝斯曼总部集团在荷兰,光纤光缆部门的业务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那里也是研发基地。在北卡罗来纳州有我们的工厂、在日本有合资厂、国内在上海有工厂。可以看到荷兰、美国、日本都有研发基地,荷兰、美国、日本、中国上海这四个地方都有技术服务团队。
经过三十多年的考验,我们长期为客户所接受,他们认为帝斯曼是有价值的、非常放心的。领先、创新,以及服务的持续性、广泛性,确保了帝斯曼的持续发展。
C114:帝斯曼有怎样的技术研发以及技术创新体系,比如在第三代的光纤涂料方面?
柳懿:帝斯曼是荷兰集团,技术研发部门是在美国芝加哥,有大量的研发人员、测试人员。
从投资角度来看,每年研发投入不低于5%的销售额。从技术产品角度来看,我们是发明者,在光纤光缆材料这个专业领域里面有超过100多项的专利。
C114:帝斯曼的技术创新是怎样进行的?
柳懿:一方面我们扮演着技术创新领导者的地位,不断探索光纤涂料市场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兼顾光纤市场的需求。
从目前来看,全球光纤通信产业中在信号传输这一块有相关的行业标准,每公里衰减多少;在弯曲这一块,尤其是抗微弯这一块有新的市场需求,这种需求实际上来自运营商。因为在以前的光纤骨干网中微弯是一个概念,指的是光纤的微毫米级变形,来自几方面,一方面是在传输过程当中,由于外界压力对光纤产生的压力,所以造成变形;另一方面尤其是环境变化的时候,比如说光纤放在低温的情况下,零下10度、20度,甚至零下40度的情况下,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对光纤进行了压缩,压缩后压力升高,我们的涂料就是保护光纤不受外界压力,或者把这个压力降到最小,降低信号衰减。
本地化策略驱动在华健康发展
C114:目前中国的光纤光缆出货量情况是怎样的,占全球的比例是多少?对此帝斯曼有怎样的看法?
柳懿:我们每年与客户、其他合作机构和中立的行业发展研究机构都有深入的沟通及探讨。
今年整个光纤的出货量和需求量在5000万芯公里,估算的是三大运营商集团采购的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行业,如电力,运输和其他行业。光纤产能方面最大化能超过6000万芯公里。就2009年而言,已经接近占全球一半以上的出货量,需求量已经超越了美国。
中国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光纤制造最大的生产制造基地。
C114:帝斯曼目前在中国发展得非常好,在上海有非常大的团队。那么公司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中国的?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情况怎么样,以及现在主要的发展策略?
柳懿:帝斯曼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进入中国并建立了自己第一个办事处。九十年代末,建立了光纤光缆材料部门,同样的销售体系开始服务中国的本土市场。
虽然我们实际上是一个跨国集团,但是坚持着本土化的策略。在中国,上海市是帝斯曼整个亚太区的行政总部、销售部门。我们在上海有本地的工厂,可以进行本地交货。同时还有测试实验室及本地的测试工程师,上海测试实验室的设备基本上和美国同步更新,所有客户所有关于光纤的问题,都会送到上海进行相关的测试。
测试、销售、供应链上我们都有本土化的策略。
C114:帝斯曼在国内和那些厂商有合作关系?
柳懿:帝斯曼在全球市场占80%,在中国市场,除了和(长飞)签署了四年的协议,同样也注重其他的需求,在中国也有投资本土市场。我们把所有光纤客户商都视为一个长期合作伙伴的关系,帝斯曼都是愿意去合作的。
C114:对帝斯曼在中国更倾向于研发生产基地还是市场,两者之间如何平衡?
柳懿:无论是生产也好,市场也好,实际上它是相关联的,不是独立分立的,更不是矛盾的。有市场需求,才对生产有拉动作用。同时生产交互作用对市场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帝斯曼一直以来觉得平衡是最重要的,生产和服务这一块是我们客户更关注的两个方面,我们觉得测试服务已经可以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市场发展。反过来市场发展好了,才有更多的资源再回报在生产测试服务方面。
中国上海负责亚太区的生产和测试,在美国和荷兰都有相关的研发和测试机构,我们这一套体系、技术、研发、测试、生产、服务,都是全球统一的,对于整个产业是健康的推动。
与长飞合作具有示范作用:开局良好
C114:今年5月帝斯曼迪索与长飞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这份协议的意义以及目前双方合作关系的进展如何?
柳懿:在签协议之前,我们一直是长飞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供应商。签署四年协议的意义是帝斯曼是光纤涂料企业,长飞是光纤制造商,双方的发展理念是一致的。
更重要的是起了示范作用,我们的理念是要把这个价值传递到每一个客户,以及客户的客户,这个产业链里面去,我们和它签协议,更重要的是长飞对我们的认同和我们对长飞的投入,这是它的深层意义所在。
C114:帝斯曼和其他企业还有哪些合作方式,未来是否将进一步扩展合作领域的范围?
柳懿:帝斯曼九十年代进入中国,从我们进入中国第一天开始,长期对中国市场进行服务,不仅是光纤光缆材料部门也是帝斯曼的长期计划。
我们不仅和长飞有战略合作,和其他中国的其他制造商都有交流价值理念。一些厂商看到这个新闻发布之后主动找到我们,所以已经形成了良性的开局。从目前和长飞的进展来看,4个月来总体沿袭了我们预期的发展路径。
C114:今年在中国市场帝斯曼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