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C114在中国通信展作专访,今天我们TD名人堂如期举行,TD名人堂是由TD-SCDMA技术论坛和C114中国通信网在2008年通信展期间共同举办的。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TD-SCDMA论坛的秘书长王静先生作为我们本次TD名人堂的主持人。同时还非常荣幸邀请到UT斯达康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腾拉强先生,现在我们就把话筒交给王静博士,谢谢。
王静: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我们今天TD名人堂请到了UT斯达康的滕总,滕总对TD的介入都是很早时间的,而且公司在TD的系统、芯片,手机等行业都有很深的介入,今天通过交谈,使大家能够深入了解TD的未来现状。首先请滕总简单介绍一下公司在TD方面的进展情况。
滕拉强:UT斯达康原来主要是做小灵通,后来进行转型,我们在TD-SCDMA介入也比较早,主要对TD-SCDMA专注的方向一个是终端,这是一个。另外还是在做测试仪表这一块,最典型的我们的产品,模拟机,对我们目前的手机研发和基站,包括网络优化,提高服务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行业里面做得不是特别多,我们现在非常专注这一块,希望我们的TD-SCDMA产业链里面能够有一个突破和提升。我们在TD-SCDMA还做了一些其他的工作,与其他的大公司合作,我们做的是幕后的事情,主要是打别人的品牌,虽然不出名,我们还是默默做一些自己的贡献。
王静:我知道UT斯达康进入TD比较早,滕总也讲了UT斯达康在TD另外的一些产业链,比如说核心网UT斯达康也是很早就介入了。
滕拉强:对,我们在做一些网络优化,从这个方面出发,我们做了一些小的基站,增强室内,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实际上现在我们的TD-SCDMA发展整个大环境是非常好的,国家也是非常支持,除了国家支持,也有运营商全力投入,还有我们这个产业链的供应商在非常积极专注的投入,这是非常好的基础。但是最终这个产业能否发展起来,还要我们广大用户的支持,广大用户需要的是更稳定的,更好的服务,除了我们其他的兄弟公司非常专注一些系统,大的基站,我们想在这方面做一些提升网络质量方面的事情。
王静:这个是绝对重要的,现在我们TD初期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覆盖的问题,开始做WCDMA的时候,也非常注重它的覆盖,到最后网络完善阶段,我们TD室内这一块现在还是一个弱项,很需要UT斯达康这种有国际背景,有底蕴的大公司把这一块牵头做好,谢谢腾总。
滕拉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王静:那我们进入下一个话题。TD发展了10年,现在该到市场上商用了,测试用户接受度,市场接受度,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请您谈一下对TD的现状怎么评价,TD面临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怎么才能往前走,这个建议包括整个的大环境,运营等等都可以谈,作为我们业内资深人士,都会有一定的看法,请滕总谈一下。
滕拉强:实际上任何一个产业发展,都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有幼儿期,青年期,中年,慢慢走向成熟,TD也不例外。但是现在TD面临着压力,特别是它的产业链,对TD发展来说,太多的用户群体来说有一些压力。这个产业链不是特别成熟,主要原因是由于TD现在在我们中国投入比较大,国家支持也比较大,产业链全球来说值得国际的大公司从不同角度关心这个事。对一个产品走向国际化,走向规模化,这个产业链的发展就可以更快,现在我也用TD手机,由于它处在开始布网阶段,很现实的就是咱们的覆盖问题,还有一个手机稳定度的问题,TD手机已经非常多了,但是与GSM,包括与CDMA相比,由于大家都在成长,展讯芯片也同步在提升,在改进,大家都在动态的情况下,对这个质量保证上来说有一些欠缺,这是我们业界里面共同的话题。通过这次奥运会,我们还是经受了大量的考验,给我们TD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希望我们各个产业链里面,包括国家都要向前看,像我们看TD-LTE一样,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如果看它现在的状况,做TD手机的人,当然没有做GSM手机的销售量这样大,如果一个TD手机的单一产品销售超过10万台,生产厂家压力就很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和我们的各位同仁大家往长远看,做长久的思想准备。
王静:我很同意,我觉得规模化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王静:所以希望UT斯达康这样的国际公司能够贡献你们技术积累的经验,刚才谈了TD的历史,也谈了TD往前走。最后一个话题我们谈TD-LTE的问题。
滕拉强:我在这个行业做了30几年,现在谈TD-LTE是我们长远的规划,但是我们必须把我们现在的事情做好,这是我们稳步发展的基础,我还是希望在我们展望未来的同时,我们能立足于脚下,把目前的事情做好,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我们现在做得更好,TD会来得更早一些,如果我们现在做得比期望值要慢,任何事情都有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们过去说2G,现在出现2.5G,2.75G,它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王静:我觉得从现在的2G市场到未来的LTE,甚至更远,我们需要一个市场培育的过程,用户培育的过程,我们TD论坛近期也一直在说这个事情,我们不要把大家的期望变得一蹴而就,它完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G和3G共存,时机成熟了再慢慢切入过去,今天听到很多的观点,我们感谢滕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