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们提出要打造「离产业最近的AI」。
那时,企业刚开始摸索,关心的是能不能用、用在哪儿。一年后,问题变得更具体:大模型如何理解业务?AI如何融入工作流程?
今天,在「2025腾讯云AI产业应用峰会」上,我们给出了系统的解法——
围绕大模型创新、智能体开发、知识库建设与AI基础设施升级等维度,构建一套真正适用的AI原生体系,帮助更多企业用上AI、用好AI,让AI成为产业中的通用能力。
同时,这也是腾讯大模型战略首次全景亮相:
大模型创新:响应提速,多模态交互,拥抱开源
2025年,腾讯混元大模型小步快跑,技术能力持续提升。峰会期间,腾讯云发布了混元大模型的最新进展:
● Turbo S 与 T1 升级:在全球公认的权威大语言模型评测平台Chatbot Arena上,混元TurboS排名已攀升至全球前八,国内仅次于DeepSeek。其中,代码、数学等理科能力,混元TurboS也进入全球前十。
● 多模态模型能力增强:混元 T1-Vision,支持视觉深度推理,混元Voice 实现端到端语音通话,Image 2.0 可以“毫秒级”实时生图,混元 3D 则在可控性与超高清生成能力上实现代际飞跃;
● 多尺寸模型全面开源:文本、图像、视频、3D多个模态已全面开源,混元3D模型Hugging Face下载量超过160万。未来,混元计划推出多尺寸混合推理模型,从0.5B到32B的dense模型,以及激活13B的MoE模型,适配企业与端侧需求。混元图像、视频、3D等多模态基础模型及配套插件模型也将持续开源。
目前,混元大模型已在微信、QQ、腾讯元宝、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产品中深度应用,助力智能化提升。随着模型能力演进,混元也将持续通过腾讯云向外输出模型能力,帮助企业和开发者创新提效。
智能体开发:从「问答」到「干活」,打造AI员工
大模型只是「大脑」,真正能干活的,是AI「员工」——智能体。
峰会期间,我们正式将「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升级为「智能体开发平台」,融合多Agent协同、工作流编排与企业实战沉淀能力,打造真正“能理解、会执行”的智能体系统。
「智能体开发平台」拥有三大核心能力:
● 多智能体协同:零代码配置多Agent与转交逻辑,自由定义协作策略,实现智能体间高效配合。
● 灵活可控的工作流执行:拖拉拽方式轻松构建业务流程,创新引入全局Agent,具备全局视角与节点回退能力,对话体验全面升级。
● 企业实战打磨能力:支持文档比对与高效决策,大表格/大文件问答准确;全面支持账户级、应用级、知识库级权限体系;并提供企业级运营后台的私有化部署支持。
目前,腾讯云智能体平台已在腾讯内外多个业务中落地,助力用户构建自己的智能体。
知识库建设:知识「活起来」,AI「更懂」企业
好用的AI,得有「企业知识」。而企业真正的知识,藏在成千上万份文档、邮件、规章制度和员工经验中。如何将企业沉淀的知识激活?
大会期间,腾讯云发布全新知识库产品矩阵:
● 腾讯乐享:面向企业组织,升级为乐享知识库,在知识整合沉淀、知识更新、权限管理、AI问答等层面提供丰富功能,帮助企业真正把私域知识整合利用起来,提升企业内部知识流转的效率;
● 腾讯 ima:面向个人与团队打造AI工作台,集成混元与DeepSeek大模型,支持构建个人知识库、发起AI问答、快速解读资料并在笔记生成内容,笔记生成的内容还可以继续加入知识库。创作者还可通过“知识号”公开发布专业内容,系统关联给ima内用户提出的类似问答,提升垂类问答质量与影响力。
主论坛期间,腾讯企点正式发布营销云智能体。基于大模型推理、多智能体架构、营销知识库与MCP技术等能力,营销云智能体自动化完成人群提取、画像分析、商品优选、营销内容生产、活动复盘等任务。
腾讯云智算系列产品在效能、可靠性、易用性三大方向上全面提升,发布了国内首个支持跨卡型GPU调度的Serverless平台;打造了更高性价比的多机互联网络vRDMA;并结合星脉网络、AI服务器巡检系统、云存储数据万象和GooseFS、向量数据库、智能日志服务、大模型安全等产品和方案,为大模型和应用提供坚实基础设施。
此外,腾讯云代码助手CodeBuddy也推出Craft软件开发智能体,开发者用自然语言讲出需求,Craft就能自动拆解任务、设计模块、生成代码,并自我纠错,这意味着开发者“一句话开发应用”变为现实。
我们还分享了工具链、办公协同、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产品的持续进化,包括腾讯会议、腾讯云BI智能助手ChatBI、腾讯问卷、腾讯电子签、腾讯文档等,进一步推动AI成为企业日常工具链中的自然一环。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从「观望AI」,走向「应用AI」,甚至「依赖AI」。落地的场景在拓展,解决的问题在加深,AI正在从工具变成能力,从能力走向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