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移动平台
2016/7/1 09:36

技术创新成就半导体领域“标兵” 欧司朗助力移动技术四大改变

C114中国通信网  林想

C114讯 7月1日消息(高娟)欧司朗光电半导体副总裁、红外业务总经理Bodo Ischebeck在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不寻求低成本的行业,而是去寻找高的附加值产业进行突破。如今光学传感器搭载移动设备将进一步激活欧司朗的创新动力。

技术创新成就半导体领域“标兵”

在普通人看来,欧司朗的主业就是一个照明专家。实际上,面对剧烈的竞争、利润率的下降,以及发展战略的转变,一些传统的照明企业上演了“壮士断腕”求生存的大片,这些年全球各地工厂关闭的消息不时传来。

而欧司朗早就提前布局,加大技术研发,以半导体为基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照明、传感器和俄实话应用等方面的解决方案,并设立了多项国际标准。可以说,无论在产品制造和技术研发来说,欧司朗半导体都是当之无愧的“标兵”。

欧司朗光电半导体副总裁、红外业务总经理Bodo Ischebeck

Bodo Ischebeck表示,欧司朗致力于推动未来发展,多年来积极与高端技术合作,与商界和院校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此外公司一直在寻找一些高附加值的产业来进行深耕,目前也孵化出许多创新项目,产品组合也得到优化。

在接受采访时,Bodo Ischebeck指出,“在不断的技术研发推动下,欧司朗的专业范畴也从半导体基础技术一直延伸到个人客户应用。”

目前,欧司朗和大部分中国手机厂家都有合作。此外,由于欧司朗拥有先进的传感技术,在无人机、VR/AR领域,一些厂商会主动寻求与其合作。而在虹膜、心率监控方面,欧司朗的行业地位更加突出。

“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是不寻求低成本的行业,而是去寻找高的附加值产业进行突破,所以公司才能持续领先。”Bodo Ischebeck强调,“如今光学传感器搭载移动设备将进一步激活欧司朗的创新动力,同时也让更多的用户享受到新科技带来的改变。”

光学传感助力移动技术四大改变

Bodo Ischebeck对C114表示,目前光学传感器搭载移动设备主要应用于四个领域:生物识别、生物传感、VR/AR和3D传感领域。

在生物识别领域,红外照明搭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用于红膜识别及面部识别成为新趋势。红外光照射眼睛,同时设备上的摄像头将拍摄虹膜画面,进而识别其特征。由于每个人的虹膜特征都有其唯一性,因此虹膜识别技术的保护功能更具有针对性更安全,可有效防范盗用或妄用用户信息,因此成为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解锁的新手段。去年7月,日本富士通推出了全球首款虹膜扫描解锁手机,这款手机搭载欧司朗光电半导体制造的红外发光二极管(IRED),可以更加安全地解锁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等敏感应用。该款手机目前仅在日本出售。

在生物传感领域,光学传感器开始搭载运动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用于测量心率和血氧指标。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推出的SFH7051产品,就是一款专门用于监测心率的集成式光学传感器。该产品用于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上,利用光电反射原理,光照射皮肤表面,血液和周围组织分别吸收不同量的光,未被吸收的光则被反射回检测器,从而测量心率。

此外,在备受关注的增强现实、虚拟现实领域,光学传感技术也得到了诸多新的应用,并推动了AR/VR技术和设备的升级。在游戏领域,VR眼镜及头戴式显示器搭载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外追踪技术,形成了一套追踪系统,可以追踪用户的眼球运动以及人体运动方向,为VR用户带来了更加自然流畅的游戏体验。与此同时,焦点渲染技术(Foveated Rendering)让眼动追踪系统获得了新的应用,成为VR市场上的最受关注的热门技术之一。基于光电传感器,该渲染技术会针对眼睛选择的焦点目标进行分析,对焦点位置提供较高的解析度,其他部分则用较低解析度进行处理,从而降低了VR移动设备的图像处理负担,使得VR设备能够提供更快速、准确和低延迟的跟踪渲染。

在3D传感领域,下一代的3D传感器日趋微型化,可以搭载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移动终端,实现对人体动作及物体的3D感知,为人机交互提供了全新的探索方式。3D传感系统通常由红外线传感器、发射器、摄像头组成,目前已经应用于相机对焦、人体动作追踪、物流物品扫描、自动设备及无人机的控制等领域。

“光学传感器已经广泛搭载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上,对于当今的移动设备而言,光学传感器不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一个必须项,”Bodo Ischebeck介绍。“欧司朗光电半导体致力于为这些移动设备提供最佳的、最合适的元件和多样化的解决方案,让移动设备在未来能够实现更多先进的应用。”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