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移动平台
2022/10/28 16:50

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家在室温下发现了奇异的量子态

C114通信网  南山

C114讯 10月28日消息(南山)近日,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铋基拓扑绝缘体材料表现出特殊的量子行为,这通常只在极端的实验条件下,即高压和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下才能看到。这一发现为高效量子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例如基于自旋的高能效电子器件。

这一发现登上了《自然·材料》杂志的10月封面文章。

拓扑绝缘体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内部的电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导电,是绝缘体,但边缘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这意味着这些电子可导电。此外由于拓扑结构,沿边缘流动的电子不会受到缺陷或变形的阻碍,因此这种材料不仅有可能改进现有技术,还能通过探测量子电子特性,加深人们对物质本身的理解。

据了解,十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用拓扑绝缘体来证明量子效应,但这项实验是首次在室温下观察到这些效应。通常,诱导和观察拓扑绝缘体中的量子态需要绝对零度左右的温度,这相当于零下459华氏度(或-273摄氏度)。

环境温度或高温会产生物理学家所说的“热噪声”,热噪声的定义是温度升高,原子开始剧烈振动。这种行为可以破坏脆弱的量子系统,从而使量子态崩溃。特别是在拓扑绝缘体中,这些更高的温度造成绝缘体表面上的电子侵入绝缘体的内部,并导致那里的电子也开始导电,从而稀释或破坏特殊的量子效应。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将这些实验置于异常寒冷的温度下,通常在绝对零度或接近绝对零度。在这些难以置信的低温下,原子和亚原子粒子停止振动,因此更容易操纵。然而,对于许多应用来说,创建和维护超冷环境是不切实际的:它成本高,体积大,消耗大量能源。

领导这项研究的普林斯顿大学物理教授扎希德·哈桑团队制造出了一种由溴化铋制成的新型拓扑绝缘体,这是一种无机晶体化合物,有时用于水处理和化学分析。研究发现,这一拓扑绝缘体的绝缘带隙超过200毫电子伏,足以克服“热噪音”,也不会破坏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和带反转拓扑。当通过亚原子分辨率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时,研究人员观察到清晰的量子自旋霍尔边缘态,这是只在拓扑系统内存在的重要量子特性之一。

扎希德·哈桑团队认为,这一突破将是对下一代量子技术产生特别影响的一个研究领域。研究人员相信,这一新突破将加速开发更高效、更环保的量子材料。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