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移动平台
2020/9/10 10:29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赵毓斌:5G海洋携能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C114通信网  陈宦杰

C114讯 9月10日消息(陈宦杰)近日,第22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赵毓斌出席“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5G创新应用”论坛并表示,发展5G海洋携能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海洋能量传输的最后一米以及数据传输的最初一米,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图: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赵毓斌

海洋蕴藏丰富的物质和能量资源,5G技术作为智慧海洋的信息纽带,适用于交通、预报、渔业、探测等多种应用场景。同时,水下设备的供电与传输面临防水、防砂、防腐蚀、电源更换难度大等诸多挑战,水下携能通信技术应运而生。

赵毓斌指出,无线能量与数据同传在未来电子信息领域具有广泛的需求,涉及城市交通、卫星、矿下、水下、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场景。目前主要的无线充电技术有三大类。

一是微波辐射,通过远场辐射,实现1至10000米的能量传输,其特点是低功率、水下衰减快,适用于无线传感器与无线局域网

二是电磁感应,通过近场非辐射,实现0.01至0.1米的能量传输,其特点是依赖接触,自由度低,适用于RFID标签、非接触式智能卡、手机无线充电等。

三是磁场共振,通过近场非辐射,实现0.1至10米的能量传输,其特点是非接触、高效率,适用于电动车充电、手机充电、家用电器充电等。

“磁场共振无线充电拥有带内通信机制”赵毓斌介绍,“可实现无线充电系统的感知、控制与处理;可同步数据传输,后向兼容5G;可FSK信号调制,速率1Mbps。”

赵毓斌表示,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将面向海洋科技和装备的重大需求,以无线能量传输为核心研究方向,结合系统优化、机器学习和芯片集中等技术手段,实现携能通信方向的技术突破,应用和服务于水下无人机器人、水下基站、水下传感、水下探测等多种设备。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