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8月29日消息(乐思)8月27日,紫光展锐宣布和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交大)在西安宣布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据悉,双方的合作将集中在两大方向,第一为终端提供与5G、物联网相关的智能芯片。第二基于智能芯片构造面向应用场景的计算架构。紫光展锐承诺将在5年内投入1亿元支持联合实验室研发。
会议当天,紫光展锐在京宣布推出高性能AI边缘计算平台--虎贲T710,推进AI在工业、商业、医疗、家居、教育等领域的商用。
同一天,北京和西安两地的会议都与AI相关。紫光展锐CEO楚庆在AI联合实验室发布会上为紫光展锐近期一系列动作做了解释。
“如果即将到来的智能化社会是一座大厦,那么各类芯片就是构建这座大厦的建材--有水泥、砖石、门窗、涂料等,做为生态承载的平台式芯片产品则是钢筋骨架。紫光展锐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计算平台开放市场厂商之一,是中国仅有的能够担负大规模生态承载责任的企业。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了我们的历史责任,我们必须充当产业链的航母。因此,我们必须得在AI和5G这些技术上达到先进甚至领先水平。”
强强联合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紫光展锐在5G领域的能力有目共睹。在今年的世界移动大会上,紫光展锐发布了旗下的5G技术平台--马卡鲁(Makalu),它支持2G到5G多模,支持5G NSA非独立及SA独立组网,同时支持Sub-6GHz频段。凭借5G技术平台马卡鲁及5G基带芯片春藤510,使得紫光展锐挤进了全球5G供应商的第一梯队。
继5G后,人工智能(AI)也成为各家芯片厂商的竞争高地。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高校与企业紧密合作能够把科研触手伸向产业革命最前端,也契合产业发展的快速需求。
西安交大是紫光展锐CEO楚庆的母校,这所培育了无数才子的高校已经涉足人工智能领域三十余年。三十多年前,在人工智能还处于萌芽阶段的时候,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就率先在西安交大创立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据悉,无论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高潮还是低潮,西安交大始终没有放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
郑南宁教授在发言时坦言,要让学术研究走向市场,就是要靠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一流的企业与一流的学校展开深度合作可以构建一种产业发展的创新生态,校企双方的价值也从中得到最大体现。紫光展锐是集成电路产业的领军企业,西安交大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中国高等教育第一梯队,双方强强联合,有利于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落地,将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楚庆称,做为芯片行业生态承载者,紫光展锐致力于成为推动全球技术创新的开拓者,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及高精尖人才培养;西安交大人机所是国内最早的人工智能专职研究机构,历史悠久,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非常雄厚。此次双方成立联合实验室,将全力支持行业领军学者在学术及应用领域不断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携手共进 共创产业未来
如今,企业和高校的联合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但是不少却成为噱头。
对此,楚庆称:“此次西安交大和紫光展锐的联合并不是在走老路,而是在走一条新的道路。这个平台既是强强联姻,也是开放式的平台。不仅肩负着学术机构的学术研究,也肩负着产业发展的技术未来使命,同时也承担着产业责任。”
他认为,很多校企联合最后是流于形式主要归因于两大原因:第一:方向和成果不清晰。如果一件事情不关注成果,这件事情必然失败,因为不创造价值,所有参与人一无所获,肯定会失败。
据介绍,此次双方成立的AI联合实验室在启动之前就已经规划了具体项目,发展方向清晰明确,主要有四大方向:第一是AI芯片与计算架构;第二是自主系统和传感器的信息整合;第三是制造业或者专门领域,比如医学领域把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的结合;第四是坚持基础研究。“从成果上来讲,该联合实验室最快将在6个月内在产品层面体现它的价值。”
第二:没有很好的互补性。而西安交大和紫光展锐有非常强的互补性,一家在技术实践方面能力非常强;一家作为学术机构30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域投入。
楚庆强调,此次成立的AI联合实验室对紫光展锐非常重要,紫光展锐几乎所有涉及的领域都与该实验室有关。“AI技术将来会是一种普遍性的技术,现在已经深入到了消费电子领域,将很快会深入到工业电子领域,包括代表未来各种创新连接方式,全部与该实验室有关。相信该实验室会屡创奇迹,将成为紫光展锐发展航母上的新动力,而且是核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