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引发的全国热议,令不少国人将视线投向了浩瀚海洋。
而作为海洋经济开发的基础,有这样一家公司正在众强环视的海洋工程领域迅速崛起,走出了一条“中国制造”的破局之路,
它就是亨通光电。
我国拥有6000多个岛屿、1.8万多公里海岸线,海洋战略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地步。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较高的门槛,海洋通信及电力工程长期以来为少数海外企业所垄断,甚至有“富人俱乐部”的说法。亨通光电依托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能力,在海底光缆、海底电缆乃至最前沿的智慧海洋上连连取得突破、攻克壁垒,短短几年中就在国际海缆及相关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具备了与国际巨头同场竞技的资本。
要知道海缆的生产不是单纯做缆,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能在短时间内追赶上非常不易。
现在的亨通,已经做好了与欧美高手交手的准备。”亨通电力产业集团执行总裁李自为这样说道。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圆满完成了连续25天的海底光缆海试,成为国内首家实现5000米水深海试的公司。所谓海试即在真实海洋环境下模拟海底光缆的敷设和回收,对海底光缆及设备配件的性能、可靠性、可施工性进行全面验证。此次亨通海洋携系统集成商和国内外13名专家开展的海试于4月11日起航,5月8日下午返回常熟亨通港务码头,耗资达3000万元。
沿着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进军新兴业务领域是亨通光电近年来践行的企业战略,在海洋工程领域同样如此。
“智慧海洋”是海洋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2016年底,亨通光电与上海同济大学合作,成立“海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今年4月,又与同济大学合资成立上海亨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正式在这一海洋科学最前沿位置展开布局,抢占未来先机。
同济大学是我国最早提出、推动并开展海底观测网研究的科研单位,国内第一个“海底观测研究实验基地”就建在同济。目前已拥有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中国基地等蜚声海内外的研究机构,科研水平居国际前列。
亨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坐落于上海临港海洋高新产业园,是亨通“吴江-常熟-临港”海洋系统产业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新公司将以海洋和江河湖泊等水下观测网、预警探测网、通信网、环境感知网、海上石油平台等系统的配套装备、
组网设计、系统集成和工程服务为核心,打造成为高端海洋装备的研发、系统设计、
装备制造及工程服务的全价值链系统服务商。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由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亨通海洋开发海光缆及其配件,
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和测试设备。亨通海洋作为一个海缆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基地,年产量达12,000公里。亨通海洋拥有自己独立的港口,可负责进出口。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上海业务部: 021-54451141 北京业务部: 010-63533177